選單

[ 回目錄 ]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兩岸攜手循環經濟大有可為

在自然資源日益匱乏的21世紀,珍惜物資成為愛護地球的主要課題,循環經濟提倡目的在使物資或資源能透過減量、回收、再利用。這一波「餿油」問題,加上前一陣的高雄日月光、彰化電鍍工廠偷排廢水,突顯台灣並未做好循環經濟工作,對照大陸也發生多起地溝油回收事件以及諸多廢水排放問題,兩岸確實有必要發展循環經濟, 改善食安與環安問題。
循環經濟是對物質閉環流動經濟的簡稱,與傳統經濟完全不同,傳統經濟是一種「資源-產品-廢物」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在這種模式中,人類高強度攫取地球物質與資源,同時把汙染與廢物拋棄在「地球垃圾箱」,與之不同的循環經濟以倡導「3R」為原則,遵循「資源─產品─再生資源」規律的一種自然和諧式發展模式;為了保護地球,因此許多先進國家都開始將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調整為循環經濟。
大陸的循環經濟從十一五期間開始發展,從目前各重要城市的十二五規畫資料來看,大陸的城市循環經濟重要內容包括:循環型農業、循環型工業、循環型服務業、循環型社會、循環型新興產業、生態建設;循環經濟對照台灣各縣市政府似無類似規畫,但台灣縣市政府在循環型社會的工作,如垃圾減量與資源回收表現相當亮眼,讓大陸不少城市組團前來觀摩;然而垃圾減量與資源回收只是循環經濟的一小項工作,對於其他循環經濟內容,台灣其實是有許多努力空間,像這次的食用油回收就是一個明證。
兩岸因經濟發展破壞許多好山好水,連吸口好空氣也變得好難,因此,共同發展循環經濟,可以解決民眾環安與食安問題,透過循環經濟發展方式,可以產生新型態的農業、工業、服務業,不但減少汙染及資源使用,更讓生產過程的廢棄物,能成為資源再投入生產,使資源利用率提升,同時因再利用開發許多新技術讓回收資源能有新用途或再利用。
個人觀察,台灣在循環型農業、循環型服務業、循環型社會、生態建設的表現,一直受兩岸民眾肯定,但在循環型工業、循環型新興產業的表現,不如大陸,如大陸已在多處開發區推動循環型經濟園區,如天津子牙循環經濟區、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都在推動生產流程汙染減量、及資源再使用,更讓生產過程的廢棄物能成為資源再投入生產,讓資源利用率提升,並積極開發許多新技術讓回收資源能有新用途或再利用,讓園區環境更親和;而對循環型新興產業,如發展「城市礦產」產業(靜脈產業),使城市回收體系能銜接,並積極開發與引進技術,使回收物質能安全處置與再利用,進而產生新就業機會。
循環型新興產業若無適宜管理,很容易產生類似兩岸黑心油與其他不安全的黑心產品如汽車零件,若無合宜的技術配合,回收資源再生過程,也有可能產生高度汙染,比不回收更糟,因此兩岸在發展循環經濟規畫中,要特別注意回收資源流向工作,並運用雲計算技術,做好管控,使再生資源能依其規畫用途使用,絕對不會成為黑心商人的謀利資源,進而影響人民食用健康與使用安全與環境安全。
(作者為國立屏東大學副教授)
出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