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1年5月21日 星期六

瞭望新聞周刊-培養創造力學生籲思想解放

  黃全愈某次在大陸某重點中學演說時,互動的氣氛還算活躍。「今天我們的學生是按年級排座位的,初一在最前面,高三在最後面。越是前面的學生問題越多,越是後面的學生問題越少。」某位老師的這幾句提醒,令黃全愈沉思了許久:大陸的基礎教育是怎樣把孩子們變成了一個個忙於練習題、記筆記,唯獨不善於提問的「知識桶」。學校要求孩子帶著崇敬的心態去理解篇篇「範文」,而美國學校則要求孩子談自己的種種體驗;我們考的是「老師講什麼」,美國考的是「學生想什麼」……
     死記硬背 不敢挑戰權威
     「現代教育需要培育智慧的學生。」黃全愈在《天賦教育在美國》一書中特別強調從根本上改變人的素質。他介紹了美國天賦教育(天才教育)「童子功」的入門招數「批判性的閱讀能力」和「批判性的聆聽能力」,即從閱讀和聆聽中批判性地吸收,在小學還是一種行為習慣來培養,到大學就成為一種思維方式了。
     奈思比夫婦認為,大陸的學生太多考試,太多死記硬背。整體教育缺乏創造力。哈佛大學的標誌是3本書──2本朝上打開,1本朝下蓋著。這告訴師生:書本傳播了知識和真理,同時書本中也有謬誤。因此哈佛的師生都要不唯書、不唯上。哈佛所追求的就是師生的批判性思維。
     今年暑期,在南京召開的第4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上,來自西方的世界一流大學校長們發出了同樣的聲音:大陸的學生最缺乏挑戰權威的勇氣,不太願意發表不同的看法,不太願意自主地進行創造性思維。
     改變以考為本 培育活躍一代
     黃全愈說,大陸教育的「童子功」入門第一招是「聽話」,至於「批判性思維」是成人之後才考慮的。殊不知傳統的「注、疏、解」式讀經,卻是亦步亦趨地從「聽話」開始,培養人云亦云的習慣。孩子要在先賢的字裡行間頂禮膜拜般徘徊,對經典只能「注」,之後再「解」再「疏」。相較之下,美國的批判性閱讀與聆聽屬於高層次的學習行為,而大陸的死記硬背則是學習的末流功夫。
     「目前的教育為學生搭建了鳥籠式的框架,學生根本無法創新。」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陳永明舉例說,大陸恢復高考至今,各地文理科狀元有1千多個,但這些狀元的成就,至今無人獲得社會公認。黃全愈認為,只有從基礎教育開始改變「以考為本」的學習和思維方法,大陸的大學才可能培育創造性思維活躍的新一代。
     黃全愈認為,錢學森生前質疑大陸教育「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的人才」,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嚴重忽視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他說:「只有具備了批判性思維的人,才可能重新思考乃至推翻別人做過的事,開拓前人未涉的領域。」
     錢學森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學近年一直嘗試建立三維(3D)立體化的目標體系,校長張杰說:我們要打造擁有「知識整合力」、「溝通能力」和「會提問、能解決問題」的大學生,而不是只會背標準答案的高分考生。對大陸大學生來講,提出問題和發現問題的能力是創新能力最重要的基礎。
     學子盼望 減少言論監控
     然而,批判性思維在當今的大陸,卻著實令人沮喪。數月前,華中師大一附中高三學生李紅豪在期中考的作文中,措辭激烈抨擊大陸教育弊端,結果被班主任要求反省,且反省完畢之前不許上課。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成長的學生,還有多少人敢堅持質疑?
     今年暑假,北大、清華為炫耀招了多少名高考狀元而玩起數字遊戲,引起輿論譁然。大陸中學教育科研聯合體理事長趙鈺琳認為,招進了一流學生,卻培養不出一流人才,這個事實說明,高考狀元並不等於可塑的一流人才。他說,除了大學教師不是一流老師之外,單一考核、唯考分至上的高考評價標準,也同時制約了優秀人才的培養。
     10月30日,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求答錢學森之問:中國如何培養創新人才」為主題的論壇上,唯一一名學生代表被安排在所有學者之後發言。她說到學生們想說話,但沒有平台和空間;還說到對曾使錢學森受益終身的加州理工學院給學生們創造自由學術交流的環境羨慕不已。她希望學校少「刪帖」,少監控學生言論,以解放學生的思想。
     走出論壇,上海交大教授熊丙奇感嘆:「當大學教育與學術的舞台上,唱主角的不再是高官和『學術大老』時,我們就真正走上了求解錢老『世紀之問』的道路。」
     (取材自《瞭望》新聞周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