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1年3月19日 星期六

中國新聞周刊-陸3000萬人有社交困擾 8.15%患病率令人心驚


旺報【記者廖慧娟/整理】


  城市文明大肆攻占大陸社會的同時,年輕世代的社交恐懼也悄悄蔓延,越來越多的80後、90後不敢參加聚會、也不願暴露在公共場合,更不敢與陌生人攀談,成為被社會淘汰的孤獨族群。


  全球心理健康問題前3名,分別為憂鬱、酗酒與社交恐懼;而在城市文明快速發展的大陸,社交恐懼症的發生率越來越高,保守估計,目前每10人中就有1人出現程度不等的社交障礙,逾3000萬人罹患社交恐懼症。


  在每年以約1500萬人的速度城市化的大陸,民眾常感到身處於繁華都市中的「孤島」,渴求真誠的交流;但在此同時,卻有越來越多的人對社交活動缺乏信心,對人際交往感到厭倦和逃避。《中國新聞周刊》即以此為題,深入探討大陸急劇增多的社交恐懼族群。


厭倦社交生活


  社交焦慮,是一種對任何社交或公開場合感到恐懼或憂慮的精神狀態。英國《The Economist》雜誌曾在一篇名為《The U-bend of life》的文章中,點出現代人對社交生活的厭倦情緒:「如果不是為了尋找認識人的機會,沒人願意去參加雞尾酒會!」


  近年,社交危機漸漸在大陸社會潛伏蔓延,以一種緩慢而堅定的步調,進入民眾的生活中,而大多數人卻對它一無所知。


  一名青年男子戴著墨鏡、口罩,匆匆走進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一間診療室,還沒有和醫生打招呼,就直接走向窗戶,拉上窗簾,阻擋光線進入,再坐到醫師辦公桌旁的椅子上。精神科教授張新凱就靜靜地坐在位子上,看著這位年輕人做著每個動作。


  等這位年輕人坐定後,張新凱才開口問說:「你害怕嗎?」年輕人反問:「你看我,像裝在套子裡的人嗎?」對談的過程中,這位年輕人向張新凱說了很多:他懷疑俄國小說家契訶夫(Anton Chekhov)的小說《裝在套子裡的人》(THE MAN IN A CASE),那位即使是在晴朗天氣裡也要穿雨鞋、帶雨傘、穿棉大衣的主角別里科夫(Byelikov),一定得了和他一樣的病:「社交焦慮」。但他也認為可能不是,因為別里科夫至少還能與人爭辯,而他自己連醫生都不願見。


發病年齡層急遽下降


  2010年12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公布《國家973課題:社交焦慮障礙的生物學標記及臨床意義調查研究結果》,這項調查是由華西醫院副院長、心理學專家張偉領軍進行,歷經4年、訪查成都幾十萬大學生、中學生所得的結果,這也是大陸首次針對社交焦慮障礙進行的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


  令人震驚的資料顯示,大陸年輕世代出現社交焦慮障礙的年齡層,已下降到13至24歲之間;而受訪的2279名大、中學生中,88名女生、91名男生患有社交焦慮障礙。加權計算後,得出的結論是:成都地區大、中學生社交焦慮障礙總患病率為8.15%。


  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主治醫生邱昌建對這個數字感到震驚,但不意外。他曾遇到1位因不敢到學校食堂用餐而休學的19歲男大學生:就讀高中時,張姓學生已很少去學校,家裡自學、食宿無虞,沒察覺自己對人際關係的畏懼;上大學後,他第一次到學校食堂用餐,立刻引爆社交障礙:「一到食堂看見那些人就緊張,害怕,臉紅,心慌。」只要與人有面對面的溝通,他就恐懼、恐慌,所以無法到商店買東西,甚至也無法到教室上課,最後只好休學。


  在聽眾前表演或演講、與陌生人會面、在會議上發言、參加聚會、組織聚會等,這些看似普通平常的行為,對於很多人來說,似乎越來越艱難。一位上班族表示:「在某些隆重的場合感到自己服裝色彩的搭配不和諧,服裝的樣式也不夠時髦,頓時像被人扒光了衣服一樣無地自容!」還有人對新年假期憂心忡忡:「本來平時就最怕和別人打交道,但是過年不得不去見親戚朋友,拜年都不知道說些什麼好。」


  大陸城市化的速度之快前所未見,但卻有越來越多的民眾對社會生活產生排斥心理;據北京安定醫院焦慮障礙門診統計,近年上門求診的患者越來越多,已從每月僅數十人,增加到目前每個月3百多人。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中心每個月的患者中,約有5%是社交焦慮障礙,比4年前增加1倍,而且都是「發現自己出現了社交焦慮的問題,主動到醫院求醫的。」


  雖然主動求診的人增加了,但張新凱、韓海英表示,現在願意且能夠接受心理諮詢的人仍然是少數,因為在這群希望「消失在人群中」的人看來,醫師也是令他們害怕的陌生人。
  張新凱以金字塔理論解釋:「假定塔尖是符合精神疾患診斷標準、需要進行治療的1億人,塔底是基本健康、可以自我心理調適的8億人。那麼,在精神亞健康的中間地帶,還有至少3億人以上。若以每10人中有1人的標準,至少還有3000萬社交焦慮障礙者值得關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