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著一頭飄逸長髮,語調溫柔婉約,年輕的外表很難讓人把她和「院士」聯想在一起,未婚的中研院士沈正韻(記者湯佳玲攝),專注研究植物分子與訊號傳導,發現植物其實有很多「感覺」,也和人一樣可以「打疫苗」,而她從小在「綠色環境」長大,一家人都愛植物。
成長自愛花家庭
五十三歲的沈正韻,自台大植物系畢業後就直攻美國哈佛大學博士班,剛好搭上一九八○年代分子生物學的啟蒙時期,她進入全球第一個研發出植物基因複製技術的實驗室,也接續了她植物基因免疫系統的研究。
沈 正韻解釋,所謂的「植物訊號傳導」,指的是葉子細胞具有各式各樣的感應器,能夠感應到細菌、微生物或養分供應等,是植物先天的免疫系統傳導功能,若碰到了 細菌,植物就會透過細菌的鞭毛、蛋白質或細胞壁來判別它是外來入侵物而產生抗體。因此,植物也可以打「預防針」,釋放些微細菌訊息,引發基因表達產生抗 體,就可把細菌殺死。
沈正韻的研究與植物密不可分,她說:「與生長環境有關吧!」出生在台南的沈正韻,一歲多後搬遷到屏東糖廠,住家前庭後院都是花園,種滿各式各樣的熱帶植物,還有一個荷花池,「從小就在綠色環境長大,假日還常常跟著爸爸逛花市。」
她說,爸爸都會買一些「特殊的花」。例如當時國內並不常見鬱金香,「但爸爸就會買回家種」,每逢過年也一定買水仙花,秋海棠也是家中「常客」,媽媽則偏好種蘭花;也許是自小的「家庭薰陶」,家中五位兄弟姊妹雖然只有她研究植物,但個個都愛種花、賞花。
植物可打預防針殺細菌
為 何跳過碩士班直攻博士班?沈正韻說:「因自己很清楚未來的路就是要走研究,所以不必經過碩士班『試試看興趣』的階段。」她認為在哈佛最大的啟發就是學習獨 立思考,「自己找題目做、問沒有問過的問題」,與國內學生幾乎「跟著老師做」很不一樣。她勉勵學子,學習主要重興趣,如果又能做得好,「會更有興趣」,把 研究當成嗜好,學習就會自動自發也自律。
沈正韻在美國的辦公室擺放著蘭花與蕨類,她說:「最喜歡它們的優雅。」正如沈正韻談吐給人的感覺,也是一身的優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