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

南方都市報-啃老和被啃的奇特景觀

 

2011-01-25旺報【記者楊偉中/整理】

     評論解讀已經成年,卻還成天賴在家中,啃老爸老媽的老本,這樣的人被稱為 「啃老族」。江蘇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就《江蘇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草案修改稿)》進行了審議,增加對「啃老」現象的規定:「有獨立生活能力 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經濟資助的,老年人有權拒絕。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以物業或者其他理由,騙取、剋扣或者強行索取老年人的財物」。大陸評論界對啃老現 象進行了討論。

     啃老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也是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某省擬立法不許啃老,或者說老人有權拒絕被啃。但能不能遏制撲面而來的啃老潮?我看不 行。中國法律很早就規定了成年子女有贍養老人的義務,從來沒有允許成年的子女可以啃老,可還不是滿眼的啃老,一個個大學畢業走向社會的子女們,理直氣壯地 問老人要資助,買房買車是最普遍的,過分的,甚至長時間不找工作,連生活費都要老人出,年復一年地讓父母養著。反過來,老人如果真的沒錢也沒房,被子女趕 出家門的現象,從來都不是個別的。

     過度尊老變過度尊少
     一次參加一個深圳電視台關於啃老的節目,一邊的觀眾是老人,一邊是年輕的學生。近似於一邊被啃族,一邊啃人族。但奇怪的是,當主持人問起 啃老這個問題時,兩邊出奇的一致,被啃的覺得該被啃,而啃人的覺得理所當然,周瑜黃蓋,願打願挨,剩下中間幾個持異議的嘉賓莫名尷尬。

     說到啃老,我們可以找很多很多的原因,比如房價太高,年輕人工資太低,我們的教育不好等等。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我們這個曾經過 度尊老的社會,已經在悄然之間,變成了過度尊少了。絕大多數家庭,都十分看重子女,反過來,卻較少有子女看重老人的。這幾天,北京市的一些政協委員在嚷嚷 孝道立法,但正如我們這些中年人自嘲的那樣,這年頭的孝道,都是老子孝敬兒子。不過,《紅樓夢》裡《好了歌》唱的,「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子誰見了」, 也許還真的是曹雪芹那時代人的憤激之言,可是當今老子孝順兒子,可是非常普遍的現實。

     一代父母的心態失衡
     沒辦法,我們身邊的現實就是如此,即使兒女成年,對老子伸手,從來都視為當然。反過來,如果兒女不要,老子往往還趕著給。就像我在節目現 場遇到的場景,沒有人認為啃老是一種恥辱,沒有人認為啃老不僅是兒女的恥辱,也是老人的恥辱-這意味著家庭教育的失敗。多數的老人,都是在兒女啃得太久而 難以自立之時才會感到焦慮,他們焦慮的是,畢竟他們會走在前面,走了之後,沒有人可啃的兒女可怎麼辦?

     其實,這個問題,從養兒育女一開始就有,生養兒女,原本就是讓他們自立的。放手讓他們啃,無非是在摧毀孩子的自立能力和信心。這樣一個簡 單的道理,連動物都懂,但我們這些文明古國的父母們,偏偏就是不明白。極端的,甚至打心眼裡就不希望孩子自立,恨不得一輩子做老母雞,讓自己的孩子在自己 溫暖的翅膀下過一輩子。西方心理學講戀父情結、戀母情結,我們這裡有戀子情結。

     更加弔詭的是,這一代放手縱容啃老的父母,自己大多是無老可啃的。自己沒老可啃,卻讓子女啃老,自己自立,卻不想法讓子女自立。即使從道 理上知道該讓孩子自立,做起來,依然嬌縱如故。我想,如果非要找客觀原因的話,可能跟他們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有關。一根獨苗,造成了這一代父母整體心態失 衡──無論如何不敢有閃失,折了就終身抱憾。

     一面望子成龍,一面擔驚受怕,結果,就造就了當代啃和被啃的奇特景觀。
     (摘自《南方都市報》2011-1-24,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