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1年1月15日 星期六

我是誰?曾是邊緣人

        我在國籍上曾是馬來西亞籍,內心深處卻是永遠的「唐人」。馬來西亞有「遠見」的、識時務的華人都把小孩送到英校,馬來校讀書。他們才是社會主流,不肯讀英巫(馬來)學校的唐人注定是主流社會的邊緣人。

    我們這些連英文都瞧不起,自認為是有五千年悠久文化歷史的黃帝子孫,更不屑、拒絕被那些只有400年文字歷史的異族同化;「維護中華文化」成了我們這批中華文化死忠者的信條。所幸華人在馬來西亞有八百萬人,約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強,形成一個龐大的中華社群,否則其遭遇可能像歐洲的吉普賽人那樣悲慘。

        既然自認係唐人、黃帝後裔,醉心母國文化,像海綿吸水那樣,吸收中華文化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使命。因此,不論對四書五經、諸子百家、水滸三國章回小說或是五四文學作品,都囫圇吞棗的狂讀;中國大陸的文化革命打倒孔家店、少數台灣人的去中國化,對我們這些一向來誓死維護中華文化的海外華裔來說,都覺得他們瘋了。我不曾、也不想去中國大陸的最大原因,就是擔心想像中文化母國的幻象破滅。

        離開出生地40年,大概是鄉音已改吧,回到砂拉越出生地,當地人又都把我當台灣人,自己對當地時事民情變得陌生;他們熟悉的台灣流行歌曲,所崇拜的歌星我又不熟,不易找到共同的話題。因此即使回到出生地故鄉的華人社群,但卻覺得自己又再度被邊緣化。落葉歸根,返鄉(出生地)養老,成了應付老鄉親的口頭禪,但那已不可能了,台灣才真正是我的家。

        看過「共生公民社會論壇」初稿的友人問我,為何能有那麼多閒空時間去廣泛收集資料及撰寫?我覺得可能跟「無聊」有關。因為像我這種曾經歷槍林彈火洗禮、顛沛流離、九死一生的「不正常人」,雖然表面上可以入境隨俗,但其實不容易和「正常」的台灣人真正打成一片。台灣常規化的刻板醫療生涯及行禮如儀的社交生活,跟我少年時期的「精采」相比,可說令人悶得發慌,常有一種「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幻覺。由於多少有遺傳且耳濡目染到我老爸喜仗義直言、打抱不平的個性,因此把收集台灣不公不義的事件、先覺先進言論,以及製作讀書報札記當成另類獨樂樂的消遣。21世紀網路環境更趨發達成熟,朋友建議我把信手塗鴉的心得PO在網路上與人分享。心想若能「眾樂樂」亦無妨。何況台灣連共產黨都已被正式核准成立登記,版主個人某些想法雖然有點驚世駭俗,但絕對不必擔心會被抓去勞改或關進精神病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