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社論2010年3月7日
最近半年北台灣房價不斷飆升,已經使「買不起房子」成為庶民民怨之首。財政部國有財產局為了籌措財源、彌平赤字缺口,又不斷標售精華地段的國有土地,迭創單坪價位新高,並進而帶動週邊房地產行情。對此,土地銀行主管首先對國產局開炮,責怪該局帶頭售地之不當。日前,行政院長吳敦義在答詢立委時已明確指出,將停止國產局的售地計畫。另一方面,行政院也陸續規劃若干國宅,希望在林口等地以提高國宅供給的方式,縮小房市供需之不平衡,以平抑房價、減少民怨。
行政院關心民怨、平抑房價的用心與反應,大家都看到了。但是諸如推出平價國宅等政策究竟能否達成抑制房價的效果,恐怕還有探討的空間。在概念上,我們必須先理解造成過去半年房價上漲的真正原因,才能確定政府政策是否對症下藥。
二○○九年外資湧入台灣的情況與廿三年前類似,只是原因有所不同。去年,台灣並沒有台幣預期升值的背景,但由於國際金融市場極不穩定,許多台商都將在外地的金融資產變賣,把錢匯回台灣以避風頭。另一方面,美國內地稅務局大動作要查該國公民在瑞士等地的銀行帳戶,也使許多台裔美籍人士風聲鶴唳,紛紛把在瑞士、開曼、維京等避稅天堂的資金匯到台灣。第三個可能造成資金匯回的因素,則是財政部的降遺贈稅政策。該部官員不斷向記者放話,吹噓他們去年一月的降稅立法,為外資回台貢獻了許多云云。
資金回流為什麼會造成房地產價格上漲呢?這裡的學問並不高深,也是總體經濟學的普通道理。一般而言,外資進入台灣後換成台幣,總是要做些投資,否則就只是不能獲利的呆錢。但國內GDP統計顯示,過去數年不論民間或政府投資佔GDP的比例都大幅降低;二○○九年國內投資僅為GDP的十七%,與十五年前的二七%不可同日而語。在投資無門的情況下,外資湧入就只能炒作資產。而由於黃金、原油期貨等資產價格決定於國際市場,無法炒作,故游資唯一的宣洩出口,就是購買台灣的非貿易財,其中最大宗就是股票與房地產。一九八六年外資大量流入造成當時股市大漲、房產狂飆;廿三年後,我們也看到同樣的戲碼再度上演。
前述分析指出,北台灣房價上揚是外資大舉流入的結果,而外資流入背後又有三個原因:金融海嘯、美國查稅、台灣降稅。世界金融海嘯與老美查稅都是操之於人,台灣無法改變;但是要不要在外資洪流入侵的浪潮下再降遺贈稅、再火上加油,則是台灣政府可以選擇的措施。
遺憾的是,我們的財長似乎沒有總體經濟的基本觀念,硬是要在外資潮湧的情境下為非貿易資產價格上漲再添柴火。去年,財政部還自誇其降遺贈稅政策造成上兆資金回流;但到了今年,該部一則為稅收不足焦頭爛額,拚命要變賣國產以增加區區三百多億的財政收入,另一方面卻在販售市中心黃金國產的同時,招來「促漲房價」的罵名。
將財政部前後兩年的政策相比,大概所有人都會感慨萬千。整體而言,財政部在政策面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卻也對當前房價高漲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就這樣,一手拉升民怨、另一手試圖平抑民怨,唯獨對於租稅的扭曲與稅收的減損不置一辭。台灣房價何以「一再飆升」,看看前述的政策操作,豈不是其來有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