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

12-02-02. 糾正對殘障失能者的歧視

2010/03/12 王群光
 
  生老病死殘是人間常態,正常人、弱勢、病人、殘障者之間是隨時水平流動的。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即為明證。
 
  今天生龍活虎的人,明天有可能因腦出血中風變成半身不遂,無法言語;糖尿病患者併發雙眼失明,雙腳截肢;車禍外傷導致脊椎神經損傷,瞬間成為一輩子下半身癱瘓或四肢癱瘓的重度殘障者,其實每個健康正常的人,不但要會惜福,更要為現在的弱者多方設想,建立一個為弱勢者設想周到的園地,說不定那天,自己也會分享到這種便利。
 
  有了這種人世無常,禍福殘疾常相隨的認知,對殘障者就不該有歧視的心態,曾有某大樓住戶,以擔心房價下跌為由,採集體訴頌,企圖把智障庇護所趕走,這就是社會教育水平不足集體弱者的緣故。
 
  台灣先天失能者有40萬人,後天失能者有20萬人,表示有60萬個家庭需挪出人力來照顧先後天失能者,目前照顧失能者的工作完全由家庭獨自承擔,將來長期照護險通過後,失能者所領的津貼恐怕不夠用來請外勞看護。家有失能者時,照顧下一代幼苗的心力及金錢必定受到排擠性的影響,照顧者本身也失去生產力,故站在國家整體生產力的觀點來看,以集體共生家庭農場為主體的共生照護體系,有急迫設立的必要。
 
  此共生照護體系可作為在校學生惜福教育(品格教育)的一環,學生來此當志工可領取時間銀行券,小、國、高中生需要有若干時間銀行儲蓄才能畢業或進入下一段學程。社會人士亦可來當時間志工。對於領失業救濟金者,亦可規定需有若干時間儲蓄才能續領。
 
  這樣一來,就可以把社會上潛存但浪費掉的時間善加利用,達到節省國家預算支出的目的,更有全面社會教育,糾正對失能及弱勢者歧視惡習的效果。
 
  共生公民社會論壇http://symbioticnet.blogspot.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