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1 王群光
一個國家如果只依國定安全、民族意識及人口純化的前提來制定人口政策,就會落得跟本一樣下場。日本人排斥外來移民,但是由於出生率降低,人口越來越少,偏遠地區經常整個村,整條街的人都不見了。報載估計900年後,日本這個民族就會從地球上消失,就像長毛象,恐龍一樣絕滅。
台灣也跟日本一樣,而臨出生率低的問題,各種獎勵生育的措施可能都不會有效,唯一能有效解決人口老化,勞動力減少的對策就是開放引進高素質的人力。
台灣本來就是個移民社會,對待外國及移民的態度非常友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不是一個單純的種族,歷史上的五胡亂華、元朝、滿清入關都是大規模的外來移民,種族融合的大事蹟。中華文化就是在去蕪存菁之後的融合文化。秦朝書同文,車同軌之後,中華民族統一在共同的方塊字之下,近代國語運動推行,更是到了語同聲的境界。
以中華民族的觀點來看,人種不是問題,文化才是重點,在中國歷史上,並不曾像印尼嚴格禁止華人說、書、寫、閱 讀華語華文那樣禁止非漢人使用其用語,而是採用自然融合的柔性策略,但今天金滿等曾入主中原的異族,已完全融合在中華文化中。華夏民族本來就不大排外,而台灣人,由於曾有被多國殖民的歷史經驗,只要不會搶佔國人的就業機會,對於不同人種的外國移民基本上是不排斥的。
1.國家人口品質提升
站在人道主義的立場,人應一律平等,人口品質提升通常是禁忌話題,常會引起部份族群的不快。但是如果由疾病的有無及IQ的標準來看,人口的品質確是一重要課題,最優秀跟最差的通常只佔人口品質常態分佈的小部份。大部份為中間分佈者。如果能採用符合人道精神的策略,把其他種族,國家的優秀人口吸收過來就是贏的策略,一來可以避免步上日本人絕滅的後塵,二來可以維持國家的永續生產力,及人種素質增進。
未來新一代台灣人,可能是華人、印度人、非洲黑人、高加索人、阿拉伯人的混血後代,混血是育種學上的好事,同一種族的人通婚,由於基因較接近,後代基因出現問題的機率大過基因差異性大的異種族混血後代。混血所帶來的文化,藝術衝擊融合更可帶來新的文化養份。美國過去多年來的突飛猛進跟大量吸收外國菁英也有一定的關係。
2.生兒育女是極高的風險工作
由懷孕到足月生產都是高危險期。分娩那一刻最危險,難產、死胎、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子癎症羊水栓塞、血崩等等都有可能發生。
就算足月順產,也不能保證不會發生罕見疾病、生長遲緩、智能不足的情形。就算基因都正常的父母,也有可能生下失能兒,家有失能兒,是父母一輩子心中的痛。
台灣天生失能者有40萬人,這些人的父母需付出比照顧正常小孩萬倍的心力,但註定不會有好結果,其艱苦絕望的心情可想而知。這些天生失能者需要有1名專業照顧者,那就折損了40萬名原本可以投入職場的人力,整體社會成本之損耗無法估計。
由正常嬰兒到長大成人的20年,也會面臨很多的不確定因素。能否成為社會的正面份子固然要看父母學校的努力,環境更重要,可說是看各人造化。
想要增加生產力,降低人口平均年齡,最有效的方法是開放優質人口移入,而不是鼓勵國民自己生小孩,把嬰兒養育到大學畢業需要20年的時間,投入無窮盡的人力物力,倒不如開放引進可以立即“上工”的人力。
3.發獎勵金給不生育夫婦
根據台灣經建會資料及天下雜誌報導,台灣人愈來愈晚婚。過去十八年來,三十到三十四歲的男性有偶率從七三%,下降到四五%;女性則從八三%,下降到五八%。
台灣所有年齡層的結婚人口比例,都低於南韓,也低過歐美平均有偶率,直追全球最晚婚的北歐國家。
特別是女性愈晚婚,有效婚後生育期愈短,是影響近年少子化的重要原因。
目前的政府為了挽救拉抬人口出生率,祭出許多優惠及獎勵措施,但社會上的反應都不是很好,可以想見其效果有限。
依共生公民社會主義的觀點,不但不應鼓勵國人生兒育女,反而要給不生小孩的夫婦獎勵,由共生公益網的共生獎金中撥出。
因為婦女一旦懷孕,工作就多少會受到影響,再加上出生失能兒的風險及漫長的護嬰育兒日子,需投入無比的人力物力,如果夫婦不生小孩,對共生社會的貢獻反而是正面的,包括可以持續提供供生產力,零生育風險,零育兒支出。
如果把台灣島所承受的人口基數定為2300萬人,此不生育夫婦所預留的兩名嬰兒名額,可以引進兩名可立即提供有生產力的外國高素質人口填補,不但不需要護嬰育兒支出,反而可以立即增加生產力,對於所增加的人口素質提升及其眷屬所帶來的觀光旅遊價值則更形重要。故必須對其貢獻給予獎勵。
對於不孕夫婦建議不要貿然採用可能有較多後遺症的試管嬰兒等方法來生育。不如改為認養國內外之孤兒,更是值得嘉獎的善行。
有了共生公益網,老年人的生活都可獲保障,防老已不必依賴養兒育女。天倫之樂,已由血緣後代的承歡膝下轉變成老人團體家屋、共生家庭成員的志同道合情誼。時間銀行的推動,則噓問暖可以由時間志工來履行。
就算是親生子女,也只有在幼少年時與父母相親愛,及至成家立業,照顧老人已成為晚輩的負擔。
時代在改變,人倫親情也必須順應變化而改寫適應,不宜自我禁錮,畫地為牢。人來世間一遭,就是要快樂的發揮個人的潛力,生兒育女只有在個人極端主動意願下方為之,不再是女性的家庭社會責任,傳宗接代一詞即將成為廿一世紀的冷笑話。
女性的角色將由繁殖工具中解脫,得到真正的解放。
4.如何遏止少子化衝擊
內政部依據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所作之「中華民國台灣九十七年至一百四十五年人口推計」報告進行評估,台灣地區總人口將於民國一百一十二至一百一十七年間由正成長轉為負成長,並依據推計之結果,未來十年進入國小、國中之六歲、十二歲人口,將較目前分別減少十六.五%、三十六.一%;未來十年及二十年學齡人口,國小學童將分別減少二十六.九%及三十%,國中及高中青少年將分別減少二十九.六%及三十六.五%。
為了維持社會未來之生產力以及遏阻人口老化速度,開放外國小留學生來台灣就讀各級學校是唯一最有效的方法。
公開向全球甄選具有高IQ、EQ的學生,不拘種族地區,施以一年的密集中文課程訓練後,再分派到各級學校就讀。並授予居留權及公民權,一來可使學校設備人力不致閒置,二來可以使台灣學生眼光更早國際化。
把他國人民生的優秀小孩引進台灣,等於讓別國承擔了生兒育女的風險,這不是優惠利他,而是利已(台灣)的措施,是補充優質人口,維持生產力,減緩人口老化速度的最有效率的做法。
現代人都以急功近利為急勘近利是現代人的本色,這種符合功利原則,高投資報酬率,對台灣可說是有益而無一害的做法,難道學有專精的社會學學家、政治家、經濟學家們,都沒有想要付諸實施嗎?
5.如何引進一般勞動力
目前引進一般勞動力(外勞)的政策,被某些有力人士把持,不論是進口地區的限制或配額都有一定的暗盤。外掮客們不止剝削,而是宛如吸血鬼服吸乾了外勞的血與汗。
大部份的外勞由於語言不通,在跟雇主溝通上常會有障礙,最理想的外勞政策是全面不限地區開放精通中文的華僑或非華裔外勞。(有些人擔心中國人來太多,那可以設限)
台灣大學已開設完成正體中文線上學習體系,外國人只要上網就可以學會華文華語。
如果台灣外勞政策調整成只要通過中文高中鑑定考試或加上共生公民社會師若干等級就具有申請來台工作資格,勢必可以引發全世界爭相學習中文熱潮,這是一種四兩撥千斤的太極功夫,也是所謂借力使力不費力的做法。具備資格只是門檻,國內可以視需要開放名額。
符合資格的雇主可以直接透過網路面試,不必再給掮客抽成,這樣對雙方都有好處。掮客就好比惡性寄生在植物體上的寄生植物莬絲草,它無止盡的侵入植物體,吸收寄主養份,使寄主凋亡。共生公民社會無法坐視容忍此不符合公義的行為。
如果共生公益網得以實現,國內公民的就業及收入都不成問題的前提下,勢必非常樂意見到有更多的外國精壯人力投入生產行列,成為國內公民的下線,每月都可以貢獻出若干消費金額給上線,作為共生獎金。
6.特殊人才引進
高科技及頂尖學術人才的引進基本上並無重大障礙,只要延長居留期限或放寬取得長期居留規定即可。
較少為人注意的是一些冷門人才的引進,例如賞鳥、賞蕨導覽等深度旅遊的人才。
台灣地處北迴歸線上,台灣本島的南北氣候差異已經不小,加上有數千公尺高山,因此具備了由熱帶、溫帶到寒帶的地景及動植物,種類之多且豐富,舉世罕見。然而由於缺乏足夠的導覽解說人才,山林動植物之美不勝收並無法被充份利用,例如不少德國法國人想來台灣做深度旅遊(賞鳥賞蕨只是其中項目之一),卻因缺乏解說人才而不得其門而入。
如果能在簽證、居留及工作淮證上做大幅度的放寬,引進英德法等國人才,則深度旅遊及長宿休閒事業都可達勃發展起來,帶動活化整個鄉村經濟的發展。政府官員只會短視的鼓勵發展高科技製造業,其實投資幾千億,利潤只有3-5%,的代工高科技,所帶來的污染及消耗的水電資源,嚴重戕蝕了台灣這塊土地,教育、文化、旅遊(非觀光)才是未來希望產業的重心命脈。
共生公民社會論壇http://symbioticnet.blogspot.com/
共生公民社會論壇http://symbioticnet.blogspot.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