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兩岸關係改善,「和平紅利」終於出現糬光時,硬實力的迫切性在相對減少,軟實力的重要性則在急速增加。半世紀以來大多數先進國家的實力,都是投資於軟實力的提升。
馬總統2008年十一月在台北已的「全球華人企業領袖高峰會」中指出:「解決問題不一定要靠船堅砲利,不一定要靠大把鈔票,『軟實力』可以完成許多二者沒有辦法做到的事。」這是國 家領導人對政府部門的告誡。在李登輝執政時代,前參謀總長郝柏村就直率地說過:「只要不換中華民國這個老招牌,就可省下幾百億的武器採購。」
軟實力是指能夠引別人(別國)稱讚或購買的一種行為、一種表現、一種商品、一種制度…。一位初次從上海來觀光的大陸朋友說:「台北不好看,但很好玩。」清清楚楚地在告訴我們:台北的軟實力吸引人。
在被邊緣化多年之後,兩岸關係的改善及美台之間互信的建立,是走向世界舞台扮演Soft Player的契機。這一期的《經濟學人》(六月廿七日)報導:馬總統感覺到已經悄悄地在進行兩岸「外交休兵」。
我們此刻要必須抓住時機,建立國際新形象。首先要有自信:「軟」不等於「弱」。Soft Player可譯成「柔性角色」。
台灣不會受邀參加硬性議題如核武、裁軍、反恐等;但世界各國所關心的軟性議題,從氣候變遷、節能研發、生物科技到文化創意、漢語教學、對付貧窮、改善農村,台灣都有資格參與,也都有經驗可以分享,更有力量可以貢獻。
今年五月葉金川署長以觀察員身分,出席日內瓦WHA會議,就是「柔性代表」的實例。
至於近年來各民間及縣市參與的國際組織、展覽、比賽、互訪、觀摩等等要持續參加;更要鼓勵青年學生多出國學習、旅遊;當然也要敞敞開大門,把台灣變成地球村,到處可以看到來訪的外國人。
我要特別呼籲:國人要以開放的胸懷、文明的態度吸引全世界-特別是大陸年輕一代與海外華僑-來台灣讀書,學習正體字、感受中華文化。對年輕一代在學習上任何形式的限制及歧視,都應當減少到最低。我們的年輕人真會沒有自信到怕大陸學生來搶工作,而不要政府開放?
經過半世紀的努力,台灣已擁有這些吸力的軟實力:民主制度、言論自由、市場經濟、社會多元、教育普及、生活方式、文化創意、個人安全、醫療保險、好山好水、藝術演出、中華文化、飲食文化…。在推銷這些軟實力時,當然還有改善的空間。
馬總統就任後的第三次出訪,政就是在世界舞台上嘗試以他的國際視野、語言能力、個人魅力及台灣軟實力做後盾,扮演這個「柔性角色」:有選擇的走出去,有節制的分擔國際責任,有分寸的增加國際能見度。這正符合他寫的一本書名:「沉默的魄力」。(本文作者為《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發行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