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年,中共遼寧號航空母艦動工修建,基於不對稱戰爭的思維,中華民國必須擁有航母殺手級的反艦飛彈。因此雄三飛彈的第一個需求,必須超過兩倍音速,以足夠的動能,穿透航空母艦的鋼板。當年,雄三飛彈只能安裝在成功級軍艦,因此雄三飛彈的第二個需求,是在體積、重量上,相對於其他同等級的反艦飛彈,有極為嚴苛的限制。在當時美軍還沒有超音速反艦飛彈的時代,由需求面定義出需要突破的課題,在中科院雄厚的研發基礎上,雄三飛彈迎頭趕上,登上國防科技的國際舞台!
工業4.0核心在整合
第一次工業革命,瓦特發明了蒸汽機,人類進入「以機械力來代替人力」時代,汽車、飛機成為人類生活的一部分。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發現電,自動化生產、自動化生活成為可能。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國錯過了,清末民初,中國面臨帝國主義的船堅砲利,不知所措。第三次工業革命,資訊網路時代的來臨,中華民國在台灣跟上了,也帶動了台灣經濟奇蹟。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4.0,不只是自動化生產的無人工廠,不只是物聯網中物物相聯,不只是大數據,不只是客製化客戶專屬的服務。筆者認為工業4.0的核心在「整合」,也就是「發揮創意且運用科技,將未來生活,由資料整合做到系統整合,達到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的理想」。
從雄三飛彈的經驗探討
以雄三飛彈的研發經驗,從需求面發揮創意,勾勒未來生活的發想,引領產業界運用科技,投入正確的領域,是一個可以走向成功的道路。例如:目前的雲端經由物物相聯的物聯網,已經有澎湃的大數據,除了更有效率的雲端資料查詢,若能提升大數據的分析能力,預測使用者需要的服務,從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國家等各個面向,主動將服務送到(Push)使用者端的智慧型手機,絕對是中華民國可以發展的方向。中華民國在工業4.0潮流,不能迴避,只能迎頭趕上,站上國際舞台。台灣的整體經濟狀況不佳,然而工業的實力基礎仍在,再加上國防的尖端科技研發,政府若能主動出面引導,重新調整產業結構,以工業4.0的精髓「科技、創意」,轉型台灣產業、提升品質並建立品牌,才能提高產品利潤及產業獲利,讓企業有空間為員工加薪,搶救倒退十九年的平均所得,一併解決現在青貧族的低薪問題。
資料來源: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06777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