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1年2月23日 星期三

本土賀歲片回來了

本土賀歲片回來了

    * 2011-02-12
    * 中國時報
    * 【王乾任】

     繼二○一○年,本土電影工作者在春節檔期推出國片《艋舺》,創下票房佳績之後,今年的本土電影《雞排英雄》,再度挑戰春節強檔,雖然票房輸給好萊塢大片《青蜂俠》,但卻緊追在後,迄今票房已經衝過七千萬,且《雞排英雄》在中南部戲院全都是賣座冠軍。

     在消沉十餘年後,接連兩年,都有本土電影在春節檔期推出賀歲片,創下了不輸給好萊塢大片的銷售佳績,台灣電影可以說逐步擺脫輔導金與藝術電影的拘束,重新回到市場,能夠以票房和其他電影一決勝負。這是開春以來最令人感動與興奮的大事。

     本土電影之所以能夠重返商業機制,我認為有兩大關鍵因素:

     第一,本土電影工作者逐漸了解,深入挖掘在地文化,寫成有趣動人故事(電影),才能感動觀眾。我有個香港的朋友看完《雞排英雄》後,感觸良多。故事深深地扎根於台灣在地文化(夜市,那是台灣最蓬勃旺盛的庶民文化),說的是道道地地、有血有肉的台灣人在地的故事。此外,雖然是賀歲片,但絕不會只有歌舞昇平,幽默搞笑雖然也有,該批判該嘲諷的社會現象也沒有放過,不若近幾年港中兩地的賀歲片,多半高唱和諧而逃避爭議性話題,只會空洞地搞笑打鬧。

     去年《艋舺》熱賣之後,不少電影人已經發現,國片想在好萊塢與日韓中等國的電影中殺出一條血路,該走的不是少數文化菁英才能懂的藝術電影,而是向本土取材,寫出雅俗共賞的好劇本,以廣大閱聽人能懂的敘事手法,完整地說好一個屬於我們的在地故事。《九降風》、《海角七號》、《冏男孩》、《聽說》、《艋舺》、《父後七日》,都是市井小民的在地故事,從在地日嚐俗民生活與社會文化現象取材的國片,這是受歡迎的必備條件。

     第二,今天的青年世代沒有「國片包袱」,只要是好的本土電影,他們就樂意力挺。從社會學的「世代論」來看,國片對他們來說,從來不是難以接近的東西。當他們十五六歲開始接觸電影時,台灣的電影圈已經走出漫長的低迷歲月,有了一批令人驚豔的漂亮成績單,上述電影皆是。最近一兩年,每當有強打的本土電影上映,總能聽到年輕一輩說,電影上檔後要去看。看國片對他們來說,是再自然也不過的一件事情。他們不像四五六年級生經歷過國片低迷期,總認為國片等於藝術片、得獎片,非常難懂,是文青和文化菁英才會看的東西。

     也就是說,今天台灣的青年世代對於國片,好像二十年前的國片新浪潮時代,總會有所期待且認為可以一看。他們似乎先天就已經具備了判斷某一部本土電影是否適合自己觀賞的鑑賞力,或者說台灣本土的電影工作者在重新拾回商業電影之餘,也已經開始懂得透過行銷去接觸大眾市場,懂得傾聽大眾對於電影的渴望與需求,推出一部又一部扎根於本土的精采故事,整個電影界展開了一種貌似鬆散實則連結合作的策略,一點一滴的贏得大眾的接受。看國片,已是一整個世代的青年能夠接受的休閒娛樂之一環。加上網際網路與社群網站的崛起,只要一部本土電影真的好看,青年世代的閱聽人便不吝嗇地向自己的朋友或網友大力推薦,一再累積的成功經驗終於形成了正向的循環。

     接連兩年,本土電影都能在競爭最激烈的春節檔期,推出賀歲片且開出票房佳績,借用電影《功夫足球》的知名台詞,「大師兄回來了!」,睽違已久的「本土賀歲片回來了!」我相信本土電影在台灣電影工作者沉潛多年後,一定能像豬哥亮沉潛多年之後重出江湖時所掀起的熱潮一樣,席捲整個台灣社會,沛然莫之能禦。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021200012.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