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7年10月7日 星期六

衛福、兒醫 教育部不只是教育部的事

衛福部委託進行的台灣第一個全國性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調查,是選定三年級、五年級、七年級的學生,發現以下任何一種精神疾患,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特定畏懼症、夢魘睡眠疾患焦慮症、對立反抗障礙症、自閉症等,終生盛行率為卅二點三%、目前盛行率達廿八點七%,意即全國有近三分之一兒童有精神疾病需要專業評估、協助;此外,有自殺意念者有三點一%,真正有自殺計畫是一點六%。

不過,調查結果沒有把注意不足過動症每個階段的盛行率做趨勢的說明,這是很重要的資料,可以看出過動症的自然變化,提供給這些過動兒的家庭在治療上的參考。
這些已經診斷出來的兒童和早期青少年要如何治療,才是目前最重要和迫切的。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疾患的治療不是一定要使用藥物,有些使用藥物的也需加上其他行為治療,在整體上促進兒童心智健康。
學習要建立在營養、運動和睡眠上,有了基本需求的滿足,才能有有效的學習可言。現階段的兒童體檢項目,都是去看病時醫生可發現的問題,那是浪費;反而對於發展、行為、情緒等方面的健康和運動參與等問題,事前檢查卻視而不見。這些會影響學習,也會出現身體的不舒服的情形,如果只用問卷,再加上醫師看一下就診斷為過動症,鼓勵服藥,沒有其他跨領域的整合治療,治療效果也較差。
兒科醫師跟其他科不同的地方,是跨越了嬰幼兒時期、學童期、青少年時期,甚至早期的青年。嬰幼兒的腦部發展在前幾年是最重要的期間,一些毒性的壓力反應會造成腦部的負面影響;國小睡眠、營養和運動不足,也會影響情緒和行為問題。青少年的腦部發展也是在一個大的變化期,如腦內剎車系統前額葉成熟比較慢,因此青少年的問題行為在社會安全上是重要問題。
參與從嬰幼兒的原始行為,到有文明的成熟的青年,這是兒科醫師的福氣,可以一路陪著兒童成長,而且嬰幼兒在三歲以前,會碰到了解兒童發展行為的專業人員就是兒科醫師,但目前民眾和政府都把兒科醫師當成打預防針的專業人員而已,而錯失了可以促進兒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機會。
兒科醫師是兒童青少年的健康守護者,學習也是兒科醫師可協助的,不要以為教育是教育部的事而已,體育司要有兒科青少年醫學和發展行為醫學的實務臨床醫師參與,才能夠整合醫學和教育,衛福部、教育部、兒科醫學會跨部會合作才是前瞻計畫。

資料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58928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