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6年1月15日 星期五

人間百年筆陣 伊斯蘭教派應放下派執



2016/1/8|作者:張亞中







二○一六年才剛開始,一月二日,遜尼派的領導國家沙烏地阿拉伯以「引外患顛覆政府」罪名處死什葉派重量級教士尼姆(Nimr al-Nimr),引發伊朗等什葉派國家不滿。三日,在沙國駐伊朗首都德黑蘭大使館被盛怒民眾縱火洩憤後,沙國政府宣布與伊朗斷交,讓原本就已風雨飄搖、腥風血雨的中東局勢更加緊張。

國際衝突不外六種因素:前三種為「實質性的利益衝突」,包括領土(主權)爭端、政權控制與經濟衝突;後三種為「理念性的衝突」,包括種族衝突、宗教衝突與意識形態衝突。國際衝突往往並不只以單一的因素出現,經常是包括多種衝突因素。

這六項因素目前同時出現在中東地區。這個地區有美俄歐等國際勢力尋求政權控制及影響力的國際因素,有政府軍與反政府軍的鬥爭,有龐大石油利益的經濟因素,有「伊斯蘭國」企圖用恐佈主義建國的主權領土因素,有庫德族與土耳其、敘利亞的種族衝突,還有伊斯蘭教應世俗化還是堅持基本教義的意識形態衝突,而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伊斯蘭教內的遜尼派與什葉派在這裡已經有長達一千四百年的教派鬥爭。這些混雜在一起的諸多因素,讓中東地區已經不僅是火藥庫,而是殺戮的戰場,造成數百萬人無家可歸。同屬伊斯蘭教,有必要為教派不同就政治對抗、經濟衝突,甚而軍事對抗嗎?

千年的歷史中,歐洲與中東的宗教衝突幾乎從來沒有停止過。早期的基督教十字軍東征,互相爭奪聖城耶路撒冷,後來歐洲土地上又有基督教兄弟們在宗教戰爭中的彼此殘殺,現在又看到伊斯蘭的弟兄們鐵血相向,我們不禁要問 ,為何基督教與伊斯蘭教會讓子民們陷入衝突與戰爭的陰影,而佛教徒間卻相對沒有這麼多戰爭,佛教是否可以給世界一些啟示?

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系出同源,他們都相信有一個真神的存在,而人是上帝所創造。相對於無所不能、至善至美的上帝,人是具有原罪的。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因而有兩個重要基本概念:第一、上帝與人是不可置換的,即人永遠不可能成為上帝,只有「信」才能得永生;第二、善與惡成為兩個相對的概念,判斷一個人的善惡,宗教的信仰與虔誠是個重要指標。信仰上帝或阿拉,遵行祂的旨義,榮耀祂的德行,傳播祂的教義,不僅是虔誠教徒應有的道德,更是應有的作為。

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義的原旨都是主張要愛人如己,要堅持良善的價值,但是涉及到經濟、政治、種族等利益時,宗教信仰就成為政治人物動員的工具,殺害或消滅對方被賦予了宗教上的道德性與使命性。「實質性利益的衝突」容易妥協,涉及宗教信仰的「理念性衝突」則難讓步,這就是中東衝突難以化解的最重要原因。

在基本概念上,佛教的教義恰恰與基督教及伊斯蘭教不同。首先,佛與人是可以置換的,世間每一個人均有佛性,均可成佛。其次,善惡並非對立,亦非依附在信仰而存在,而在自己的一念之間,因而沒有「為佛武力衝突,為榮耀佛而征伐他人」的道理。

星雲大師在《貧僧有話要說》一書中回答「哪一個宗教最偉大時」說:「你歡喜的、你信仰的,他就是最大。宗教只要『同中存異』,不必『異中求同』」。大師特別選定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也是基督教的耶誕節,在佛陀紀念館舉辦「宗教聯誼」活動,希望所有的宗教、神明、信徒都能和諧相處。

星雲大師說,宗教有三寶:教主、教義、教徒。每個宗教都可以保留自己的教主與教義,但是教徒可以經常往來,相互尊重包容,如此才是一個美好的世界。

希望中東的衝突能夠早日結束,遜尼派與什葉派能否放下「派執」,而能「同中有異」將是關鍵,我們為他們合十祈禱祝福。

資料來源: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4266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