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林和生/高雄報導】2012-05-13 01:18
隨著大陸經濟持續走強,坊間投資風氣越來越盛,大陸投資客將眼光瞄準被華人視為吉祥、長壽象徵的烏龜身上,選擇活動範圍小、數量稀有品種進行大規模收購,這波行動也延燒至台灣,一隻百元食蛇龜,盤商喊價千元搶收,讓台灣掀起一股捕龜熱。
「老闆!買三個老鼠籠。」客人在門口喊叫著,「少年仔,要去抓龜齁!」高雄六龜山區雜貨店老闆習以為常地回應。這一幕看在上山研究台灣野生龜生態的屏東科技大學教授陳添喜眼裡,挺不是滋味,因為這宣告捕龜已成山區獵人賴以維生的新獵物。
從早期房地產,接著是名畫、老酒及普洱茶,到近期的烏龜,這些看似沒有關連標的物,其實都符合物以稀為貴準則,只要壟斷後,市場價格就跟著水漲船高;陳添喜說,不是每隻烏龜都能炒,要有分布範圍小、數量少,在一舉收購後就成為獨門生意的限制,也因此台灣食蛇龜、柴棺龜均順勢成為標的物。
回顧以往,一隻食蛇龜僅要價百元,如今盤商喊價千元,讓不少獵人眼睛一亮,一天抓個十隻,獲利豐厚;但商人也不是省油的燈,一轉手賣到大陸,全都換算成人民幣,當場賺進四、五倍價差。
有人會質疑烏龜有什麼好炒作?陳添喜解釋,相傳清朝乾隆時期拿烏龜做為保健食品,加上據說龜是少數不會罹患癌症的動物,在穿鑿附會下,便成了富豪爭相搶購的商品。
但炒作還必須多方配合,先由商人收購壟斷市場後,第一年先把價錢喊高;陳添喜說,這一年絕對沒有市場,但配合學者釋出品種瀕危消息,加上商人佯稱手上存貨銷售一空,隔年硬是漲價二、三成,還是有人搶購,所以對岸投資圈流傳一句話,「炒龜勝過炒房」。
去年宜蘭蘇澳就有一批透過海路走私的烏龜,在港口被查獲,總重三噸多。陳添喜說,以台灣一個小小地方,再這樣無限制捕抓,估計五年後,台灣野生烏龜生態將徹底消失。
參考資料: 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11050301/112012051300148.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