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教人心痛的電影,心臟不夠強的,我建議,不要去看。我是認真的。
正如我經常跟別人說的,很感謝經典裡的教誨,檢驗「動機」,而且是檢驗自己的動機,不要從表相去看事情;那麼,心結永遠不可能存在,因為沒有生存的土壤,更沒可能滋養愛怨情仇情緒的深根。
電影一開始,遺囑見證人遞給一對雙胞胎兒女兩封遺書,一封給父親,一封給大哥;這兩人,在這對兄妹的成長過程裡,從未存在過。
尋根,是一段揭瘡疤的旅程,但若不揭開來,永遠不可能真正痊癒。
導演的鏡頭悠遠而深長,唯有如此,才能輕柔又明確地撕開那道絕對疼得要人命的傷疤。從頭到尾,本該教人落淚的情節,卻似乎始終堵著,無論如何不許人發洩,硬逼著銀幕前的妳,生吞下去,就連哽咽也不許。
死亡,是解脫,在這裡,如果我有選擇權。
當序幕拉進中東的影像世界裡,每個人都好奇這到底是哪裡,哪個國家?這可以是任何戰火不斷的地帶,基督教與回教的永恆戰爭,永遠無法停止的屠殺,沒完沒了,就算上帝來了也束手無策。
在戰火不斷的中東邊境,種族糾紛綿延,一個基督徒女孩愛上回教難民,而且還懷上了「孽種」,很難想像這樣的下場,就是不敢想,想一點點,都讓人痛。
她的命運,還不僅止於此,因為她聰明、美麗又固執頑強,那麼,她必須承擔的命運交響曲,就是走向極限,超越極限的極限,又會是甚麼?
答案,在這兩封信裡,一封給我孩子的父親,一封給我兒。給父親的,是原諒;給兒,是充滿愛戀的追尋,發現踏破鐵鞋無覓處後,得到了安寧。因為,她終於「固執」地完成了自己的承諾,在孩子出生被送走的那天,她發誓:我一定會找到你!不計代價!
上帝,跟她開了一個大玩笑,如果,真的有上帝。
但這兩封信,寫得真美,也許,她才是上帝?若非如此,哪個人能承受這樣的苦痛?一輩子,不是一下下。
她找到了自己的「初衷」,也就是佛教經常教導人要檢視自己的發心,所謂的動機;那麼,事情便輕而易舉地豁然開朗,即便是用「死亡」來交換這樣的終點,亦在所不惜。很奇妙地,在發現真相之時,恰恰是她走到生命終點站的時刻。
死亡,是上帝送給她最美好的悲憫,對她而言。唯有如此,才能吐露「救贖」。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256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