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

重視海洋 解決環境災難

  第一階段限水已經啟動,緊接著更大規模的限水,可能也會啟動。從今年初以來的低溫,到現在的乾旱,這些都只是氣候異常的一點徵象而已,更嚴峻的危機和挑戰仍隱而未現,隨時都有發生的可能,這些氣候變遷和環境災難的訊息,其實早就隱藏在海洋的訊息之中。


  最近台灣各地缺水的問題,根源也是在海洋,從去年底到今年初,海洋表層水溫一直維持在比往年較低的狀態,不但使我們有相對低溫的春季,珊瑚產卵和桐花季都遲到了,同時由於水溫較低,蒸發較少,水氣不足,當然就缺雨水,而水溫較低的原因,又只在於海洋環流的微小改變。


  然而,海洋的微小改變,往往會導致陸地的大災難,原因其實很簡單,海洋占了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的面積,而且海水的高熱容量使它成為調控全球氣候最關鍵的力量。


  從這個觀點看來,最近數年全球各地的災難頻傳,其實與我們不重視海洋、不瞭解海洋,而且未善待海洋有關。


  台灣四周都被海洋包圍,海洋其實是主宰台灣氣候、陸地生態和經濟發展最關鍵的力量,但是很不幸的,我們一直都以陸地的觀點來思考問題,忽略了環繞在我們周圍的廣大海洋。


  這種捨本逐末的看待問題方式,永遠只能做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無法真正解決問題,災難還是會層出不窮,甚至可能會發生超乎預期的大災難,使得政府和民間都疲於奔命,窮於應付。


  從扁政府的「海洋立國」,到馬政府的「海洋興國」,海洋常常只是在選舉時被當做口號,喊得震天價響,實際行動上卻少有進展,「海洋事務部」始終是只聞樓梯響,海洋人才培育和海洋科研能量的投入,都遲滯不前。


在面臨氣候變遷日益劇烈的未來,仍未察覺問題的根源在哪裡,當然不會有真正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海洋主宰著地球的氣候,也主宰著人類社會的未來發展,唯有多重視海洋,多瞭解海洋,並且多尊敬海洋,才有可能找到環境災難的解決方案,才是人類面對氣候變遷及天然災難的正確方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