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林美蓉
天氣逐漸變涼,進補的時節又到了,北部習慣是立冬時要吃補,南部人則到冬至時才進補。儘管南北有別,寒風颼颼中與家人朋友一起進補,身心同樣都暖烘烘的。
不過,有許多人卻是聞補色變,因為每次吃了補後就會出現喉嚨痛、嘴巴破,或是失眠、便秘等一般人所說「火氣大」症狀。其實這是因為進補的藥物選擇不當造成。
原本進補和治病一樣,都應該隨著個人體質不同來選擇用藥效果才好。但是冬令進補往往是一家大小圍在一起吃,所以進補的藥膳必須要設定在「針對性較低、接受度較高」,男女老少都可以吃的食物才適合!
《黃帝內經》有一句話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意思是冬季吃補須以養陰為主,因此滋陰養血的藥味不能少於溫陽補氣藥!只要把握這幾個原則選擇用藥,就不容易上火了!
提供一道補冬藥膳,它性味平和,不寒不燥,適合全家大小一同享用。
依個人體質選用藥材
◎材料:
當歸3錢、生地4錢、砂仁1錢、川芎2錢、黨參3錢、炒白朮3錢、生白芍1.5錢、茯苓3錢、黃耆5錢、麥門冬5錢、石斛2錢、炙甘草1錢、桂枝5分,加上枸杞子4錢、切開的紅棗10枚,全雞1隻。
◎作法:
電鍋或瓦斯爐上燉煮40分鐘至1小時即可食用。
◎注意事項︰
藥膳裡,桂枝的用量只有5分,不是5錢,用來溫通散寒,還能增添風味,若手足容易冰冷的人可加到1至2錢,但容易動火化熱的人可把它減掉不用;另外,若正有感冒症狀,或有其他進行中疾病,還是先別進補,找醫師治療才是首要之務!
(作者為新莊慶安居中醫診所醫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