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

王品營造家人般的文化

  戴勝益從沒學過管理學,可是在王品集團,他卻創造出很多有趣的管理方式,像是他為了鼓勵員工開闊眼界、自我提升,而提出的「修三百分(爬百岳、遊百國、吃百家餐廳)學分」、「每人一輩子一定要吃一百顆米其林星星」、「每年至少參加兩次藝文活動」,說到做到的他,總是當起火車頭的示範,讓底下員工對他只有「佩服」。



  在工作上,王品集團有嚴格的《憲法》、《龜毛家族》、《九條通》,明文規定員工不得收受價值超過一百元的餽贈、同仁親戚禁止入公司任職等龜毛條款,雖然戴勝益對員工在工作上的操守要求嚴格,但是卻視員工如家人。


  此外,同仁的「入股分紅」制度和對同仁的徹底授權與尊重,是王品集團成長的兩大重要因素,同仁只要努力,「人人都有機會當老闆」,這也是王品集團鼓勵、回饋同仁最直接的方式,同仁創業不須冒著失敗的風險,即可嘗到「利潤共享」的成果。


  許媽媽事件 他待同仁如家


  「當初因為發生許媽媽事件,才讓我認真思考『要如何為員工增加更多福利?』」


  多年前,在王品牛排當計時洗碗工的許媽媽為貼補家用,每天晚上十點多下班後,還要撿拾寶特瓶變賣,沒想到在一次下班途中,許媽媽為了撿拾回收物而被大卡車輾死。


  這件事帶給戴勝益很大的衝擊,他當時心想,「如果員工是我的家人,為什麼我的家人上班的薪水不夠用,還得靠撿拾回收物才夠生活所需,可是我卻出入搭名車、穿名牌,這樣怎算是一家人?」從此他把LV名牌公事包換成普通的後背包,然後辭退司機,每天徒步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上班,縮小公司的階級落差,力行儉樸生活。


  此外,他要求主管稱呼部屬要用「同仁」而非「員工」,以示平等,而且他也不以老闆自居。


  醒獅團計畫 培養獅王


  戴勝益工作上的創意,常來自生活經驗。就像是王品集團內部創業的代名詞││「醒獅團計畫」,其靈感來自於童年採龍眼的經驗與中國民俗技藝。


  「採龍眼時,第一個小時通常可以摘到八成,但是剩下的兩成,卻要花費五個小時以上。」戴勝益悟出「一旦一個品牌的市場漸趨飽和,為何不乾脆另外開闢一個新品牌呢?」


  後來,他在看民俗舞獅團時發現,每頭醒獅獨具特色,雖然看似各自吸引觀眾,但所有的醒獅卻又都在同一個大舞台上演出,因此觀眾的目光都被吸引在同一個大舞台上。


  戴勝益把看醒獅團的心得與小時候摘龍眼的經驗一連結,創造出「醒獅團計畫」,以「平均一年開設兩個新品牌餐廳」的方式,鼓勵員工把王品台塑的成功經驗,不斷複製到市場區隔清楚的不同品牌餐廳。


  「要使同仁有較同業更好的福利,並且讓他們有夢想、有願景,才是留住人才的根本之計。」戴勝益認為,內部創業能夠讓集團的勢力持續對外擴張,而且還能留住優秀同仁,免為競爭者所用。


  海豚管理學 立刻獎勵激發意願 


  一九九二年,戴勝益在香港海洋公園觀賞海豚表演時,體悟到「立刻獎勵」的重要性,因此隔年他創立王品台塑時,建立「立刻獎勵、分紅入股制度」。


  王品鼓勵內部創業,因此店長創業前只須準備百分之十一的創業金,剩下的資金則由主廚、區經理、總管理處的協理、總經理、副董事長、董事長等人,按比例認股,因此只要該店賺錢,每個月所有出資者都能按比例分紅。


  至於沒有分紅配股的基層同仁及低階幹部,王品也規定每家店只要獲利達一定程度,每個月結算獲利的百分之二十三,必須提撥出來與主任、組長及一線同仁分享,而且是這個月獲利,下個月就可以領到獎勵金,因此更是激勵同仁對工作的「企圖心」。


  除了獎勵制度之外,王品集團在財務方面的高度透明化,每位同仁都能從公布欄或電腦系統中查知其他人的薪資,每個人的薪資收入都是辛勤努力的成果,沒有投機取巧的空間,「對彼此服氣的結果,使得王品集團正職同仁的離職率只有百分之二,計時人員離職率只有百分之四,遠低於同業的水準。」


  員工票選店名 更有參與感


  「除了王品,之後的西堤、陶板燒、聚、原燒…都是全體同仁一起動腦、票選出來的結果。」戴勝益表示,每開一家新店,公司內部就會進行「新店名稱票選」活動,過程完全公開、公平的不計名票選,讓大家很有參與感,感覺自己就是王品家族的一份子。


  目前王品旗下的「原燒」餐廳就是一位工讀生想出來的名字,戴勝益不但邀請他的父母一起參加公司的頒獎會議,還頒給他一張「原燒之父」的獎狀和獎金。


  戴勝益笑說,「雖然獎金不多,但他永遠會記得有一家店是他命名的。我覺得『尊重』才是王品的管理哲學裡最有特色的部分。」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1097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