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1年3月26日 星期六

從寶藏巖看城市文化特色

  寶藏巖從一個違章社區轉變成國際藝術村,並以「共生聚落」為定位規畫,其中的轉折不可謂不大。這個緊鄰都市鬧區的僻靜小山城,歷經三十年前從水源保護區變更為公園綠地,接下來是相關建物拆遷、抗爭、安置與存廢等爭議的一連串社會運動,最後才成為第一個被指定為歷史建築的違建聚落,寶藏巖才朝保存與再生的方向進行。

  位於台北市南區的寶藏巖,坐落在離公館商圈不遠處的坡地上,是個集二十幾戶原居民、藝術家工作室和展覽空間、青年會所的共生聚落,這樣的組合或許與一般藝術村或都市社區的組成不大相同,但卻不失為具有開創性的做法。就好像原來沿著山坡層疊搭建的屋舍一般,有著特殊的地景空間美學,在蜿蜒迂迴的小巷窄弄穿梭,頗有大隱隱於市的悠閒與新奇的趣味。

  能以融入原住戶生活空間和硬體現況整建的方式來形成「村落」,我認為十分難能可貴。一般的藝術村大都是獨立於外的場域,較少有與在地居民互動的機會,藝術創作成為一種個人思想和情感的表達,雖無關乎優劣對錯,總是有所缺憾。過去寶藏巖最珍貴的地方,除了錯落蔓延的建築群落外,應該是原居民一百多戶綿密溫暖的人際網絡,很欣慰這個用時間累積的資產能被部分保存下來。

  目前進駐的國內外藝術家,在創作時幾乎無法迴避與空間和居民產生關聯的必要性,事實也證明,這樣的作品很動人,很生活,很容易讓觀者產生共鳴;之前有些人擔心藝術家和老榮民及弱勢族群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其實是多餘的。藝術本來就來自於生活,能與之結合,甚至生活環境成為滋養創意的催化劑,實為美事一樁;寶藏巖並不是制式的建築空間與特殊的地理位置,對藝術家來說,是一種解放和自由,這樣藝居共生的新型態聚落,讓大家對城市的文化建構,多了一些想像。

  坐在藝術村內的咖啡店小憩,看著遊客們像尋寶般的上上下下,這座城市的發展脈絡和變遷歷史彷彿鮮活了起來,置身在這個空間,就像從高度開發的都會區裡,穿越時空遁入一方自成一格的小天地,竟有讓人感到幸福的滋味,同時對都市規畫的可能性多了一層理解和體會。

  寶藏巖歷經漫長的過程,透過民間組織、學界和政府間的折衝協調,有了再生的機會,成為活的文化財,雖然未臻完美,包括原居民的回住率、文史資源的追溯和連結等,而且空置房屋也持續修繕中,未來的寶藏巖仍值得期待。當政府和民間通力合作,促成跨領域、跨界的人才追求共同目標,所激發的創意與力量是無窮的;「合」的概念,是我最近一直強調的,我相信這是台灣發揮文化軟實力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

  城市間的競爭,不只比硬體,也要比軟體;要比適合居住度,比特色、比風格、比文化底蘊、比文明尺度,甚至比歷史城區復舊的完整度及文化藝術蓬勃發展程度。在高度追求建設而變得過於嚴謹又一致性的城市中,對於老舊或創意街區的改造或維護,可以成為一個城市是否適合居住,讓居民可以感到輕鬆、自在與愉悅的關鍵,甚至是大家在繁忙緊張的都市生活之餘,有個緩慢節奏的心靈處所。

  前幾年,紐約時報曾把台北一○一和寶藏巖並列為台北最具文化代表性的對照景點,便說明更新和復舊的同等重要性,及城市的多元和深度是構成特色和魅力的元素。而台灣各地有太多具有歷史文化的街區或鄉鎮,或許可借鏡寶藏巖融合原住戶的經驗,找回在地特色,說不定能喚醒更多的歷史記憶,創造老街或城鄉的新生命。(作者為臺北藝術大學校長)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1051801+112011012100061,00.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