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

王正方:臉書改變了人類生活方式?


2010.12.29【聯合報王正方】

  美國時代雜誌選出二年風雲人物:祖克柏(Zuckerberg)、「臉書」(Facebook)發明者;現年廿六歲,身價有數十億美元。時代雜誌推崇他開闢了第二個網路,目前有五億人使用臉書,改變了「我們」人類今後的生活方式,它創新而樂觀。

  臉書的用戶,多分布在歐美發達國家,亞洲的普及度,以當地經濟富裕情況而有落差。所謂的「我們」,是以西方文明為主導的「主流社會」的居 民。五億人還不足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九十多的人類不用臉書,他們的生活不算數嗎?「白種人優越」(White supremacy)的意識,左右世界數百年,積習難返,一分英文雜誌的幾名編輯,證據不足就敢論斷:全世界人類的行為已經被臉書牽著鼻子走了。坐井觀天 的洋蛤蟆,竟然還充塞全球。

  臉書究竟有多大的功能和神通,短期內不能驟下斷語。許多使用者說,他們從臉書上尋找到失散多年的親友、同學,廣交四方豪傑,音訊、資訊傳遞迅速、貼上照片、拋掉隱私、暢所欲言、談情說愛、在開心農場中種菜、偷菜,認真玩起臉書來,每天忙到不行。

  在今年七月至九月,台灣的臉書用戶倍增,形成風潮,台灣人的生活因之起了什麼變化,還待觀察。過去數十年,IT產品氾濫,確實改變了許多人 的生活模式。都市居民離不開手機、電腦,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方便多了,手機簡訊、通話、電郵往來頻繁之極,使用不收費網路電話,作長途越洋視訊通話,咫尺天 涯。電子通訊普遍,卻拉遠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人際關係冷漠、疏離、「虛擬化」。晚餐後,一家人各自面對自己的電腦,一宿無話。人們不再寫私人信札,寫情 書的熱切、期盼情書的煎熬、收到情書的狂喜、讀它千遍的愉悅與纏綿,都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網上援交,那完全是另一回事。 

  祖克柏就讀哈佛大學時,設計臉書是為了方便與同學交流,反應不錯。他有企業頭腦,立即推廣行銷,創業繁忙,大學沒畢業。過程與蓋玆創立微軟 很相近。在IT年代成長的年輕人,很多都不習慣或羞於直接與人互動,卻在電腦屏幕前得其所哉,無所忌憚,能坦率的與「虛擬者」表白、分享。臉書一推出,深 受熱愛電腦的族群所喜,短期內風行全球。

  臉書是一種創新嗎?評價不一,有專家認為它只是網路通訊的又一章,與「谷歌」、網路視訊電話差不多。在開心農場種菜、偷菜,似曾相識,從前不是流行過養電子雞嗎?

  臉書為未來帶來了樂觀?還是更深化了人際間的疏離?最新統計,英國有兩成離婚案件,因配偶在臉書上發現對方隱秘而起。臉書提倡參與者拋棄一切隱私,結果他們對陌生、虛擬世界中的對象坦誠,對枕邊人卻多所隱瞞。臉書赤裸裸的揭發了現代人的虛偽,很多人對人性不再樂觀。

  年度風雲人物的選擇標準:肯定此人以一己之力改變了世界。其實哪有可能年年都出現一個這樣的人物,年關將屆,一定得選個人出來交差。為的是多賣幾分雜誌,生意經而已,認真不得。(作者為電影導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