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

社評-台灣也需要改變所得分配結構



旺報更新日期:2011/02/02 本報訊



  去年大陸各省調高基本工資平均達22.8%,今年計畫繼續上調20%,民眾收入增加,消費市場一片火紅。反觀台灣,去年經濟成長率超過10%,在高基期基礎上預估今年仍可望達5%,表現算非常亮眼,但消費市場只算「略溫」,「無感復甦」依然是普羅大眾普遍的感受。

  民眾為什麼會有「無感復甦」的觀感?主要來自以下現象:
 
  1.失業率雖已降為4.82%,但代表仍有50萬人無固定收入及50萬個家庭生計困難。行政院今年的失業率目標值為4.9%,顯示失業問題並不能隨景氣復甦而改善,仍將維持在嚴重狀態,造成社會對前景悲觀心態。
 
  2.過去10年通膨雖然溫和,但國民薪資平均僅成長1%,遠低於通膨率,加上政府實施勞保新制、國民年金及健保改革,政府扣繳費用大幅增加,使薪資所得者現金收入減少。
 
  3.財富及所得分配惡化,全國最高20%家戶平均收入與最低20%家戶平均收入比,由2000年的5.55倍增加到2009年的6.34倍。豪宅價格飛漲,更造成社會相對剝奪感,認知上更感覺貧富差距嚴重。
 
  4.最近10年中小企業大量外移,產業活動消失。高科技產業外移留下的服務與研發部分集中在新竹以北地區,造成中南部地區經濟活力不足,南北所得差距惡化。

  「無感復甦」現象是產業全球化、大陸經濟崛起的綜合後果。過去10年,台灣產業紛紛移往大陸生產,估計台灣投資大陸總額已達千億美元,台商超過150萬人,白領也大量移往大陸工作,大量投資與消費活動隨著轉移到大陸進行,企業投資與民間消費相對減少,1980年代台灣蓬勃的經濟活力已不復再現。這段期間,台灣經濟戰略又過度偏重外銷利益,不利傳統產業與消費服務業的發展,社會中下階層受害更深。

  大環境不利投資與消費,經濟成長主要動能就完全依賴貿易出超,貿易對GDP貢獻度平均達65.2%。去年國內需求明顯提高,但扣除投資及消費所需進口部分,內需貢獻只有31.6%,依然偏低。外銷雖然暢旺,但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模式對國內投資、消費及就業貢獻度低,民眾分享不到經濟成長的好處。

  政府的財稅政策更造成企業與投資人獨享全球化紅利的後果,社會底層未能獲利。一個簡單數字反映了事實,過去10年平均薪資成長1%,全體上市公司總股利發放成長率卻高達121.5%,股東得利是受雇員工百倍以上,顯然不公。更大的不公是房地產與股票的持有與交易稅負極低,有錢人坐享財富快速增值,薪水階級汲汲營營卻負擔最重的稅負。

  改善「無感復甦」策略有三:首先,政府應創造更多非技術性工作就業機會,在全球化趨勢下,失業者大都屬於中低收入的非技術工人,政府須大量創造非技術性工作 機會,而最能夠創造非技術性工作機會的,莫過於觀光產業。自開放大陸觀光後,南投及雲嘉南等縣市就業機會已經增加,失業率甚至低於台北縣市。

  大陸今年進入十二五規畫期後,經濟大轉型工程即將展開,其中最重大的轉變是要將過去以投資與外銷為主的成長模式,調整為消費與內需導向,推動民眾擴大消費部分將以觀光業為重中之重,觀光業是台灣的機會。

  今年起,大陸觀光客上限將由每日3000人提高到4000人,陸客自由行可望儘速開放。觀光局統計,陸客每人每天在台消費平均為323.11美元,約1萬元台幣,但陸客在香港平均每人每天消費5169港幣,約2萬元台幣,是台灣的兩倍。如何吸引大陸觀光客多消費顯然還有非常大的努力空間。陸客消費愈高,對台灣經濟助益也會愈大。

  其次,過去20年,政府為鼓勵投資已多次調降企業稅,本意雖然正確,但企業獲利後卻獨厚股東。稅制偏差又造成股東獲利後,寧願用「以錢滾錢」方式再累積財富,而不願意投資生產。長期下來,造成富者愈富現象,違背中華民國憲法揭櫫的三民主義均富精神。

  因 此,政府必須從提高基本工資、為公務員加薪開始,導引企業加薪,並制訂政策使富人不能再依靠「以錢滾錢」方式賺輕鬆錢,最有效手段就是提高不動產與股票的 交易與持有稅負成本,一方面迫使資金持有者不再以錢養錢,必須進行投資,為社會創造就業機會,另一方面也可以充裕財庫改善政府財務結構並增加社會福利,加 強照顧弱勢族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