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9文/小松 易
所謂活著,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盡情擁有與美好的人事物相遇的契機,並在將這些都消化之後,進一步掌握認識新朋友與新事物的機會。收拾也一樣。擁有很多物品或資訊時,要先好好消化、活用之後,再納入新的物品或資訊。這就是「收拾」=「優質人生」。
收拾,沒那麼難。只要你能重新設定一次,剩下的,每天就只要花一分鐘去持續就好。
<LESSON 1>「收拾」的無限能量
收拾的第一步就是「整理整頓」。
所謂的「整理」,簡單來說,就是「減量」。
另一方面,整頓則是「配置」,意思是「把東西放到便於使用的位置」。
因此,「整理整頓」與「收拾」幾乎是一樣的意思。我常把「不痛下決心收拾,結果當然不會有什麼改變」掛在嘴邊,那是因為「收拾沒有切中要害」,是沒有意義的。
所謂「切中要害」的意思是不管做什麼事,都不敷衍草率,一定要好好收尾。
而用於收拾的「切中要害」指的是不要讓每天的收拾工作半途而廢。
只做「整理」,很快的就會回復到原來的狀態,所以必須要做的是確立正確的收拾方法,不再散亂。這裡要請大家記住的是,收拾絕對不同於一般的整理整頓。不管是工作或私生活,開始做一件新的事情時,先收拾好再「重新設定」是很重要的。
因為唯有收拾好,劃上句點之後再重新設定,新的事情才能有個好的開始。
<LESSON 2>收拾的基本與秘訣
該丟什麼?留什麼?相信這是個讓大家傷透腦筋的抉擇。
就讓我來告訴各位當機立斷決定「丟/不丟」的基準。
比如說當你想要整理贈閱書刊或雜誌,這時候你一念之間可能覺得某個報導很有意思,想要留下來,於是就開始剪報,可是這不僅會讓東西越積越多,還會花掉很多的時間。
但只要依照「其他地方有/無」的基準來判斷,應該馬上就能決定要不要「放手丟掉」了。現在這個時代,透過上網,贈閱書刊上有的資訊大概也唾手可得,甚至是雜誌也一樣。即使是怎麼樣都要用到的時候,也只要再去買舊版就可以了。
另外,就算是用於工作的書籍,如果是好幾個人一起進行的案子,一定有人手上會有一本,如果是資料,也只要在有需要的時候再印出來就好了。
像這樣使用「其他地方有/無」的判別方法來清理對象物,就可以當機立斷的決定「丟/不丟」了!
準備「保留箱」
如果「當下」有個東西無論如何都下不了「丟/不丟」的決定時,有個辦法是準備「保留箱」。
所謂「保留箱」指的是將眼前無法判斷丟或不丟的東西暫時保管起來的箱子。只不過準備「保留箱」時,有必要決定幾個前提條件。
所謂的前提條件是決定「再次確認的時間」,並寫張紙貼起來。若保留箱沒有設定期限,保留箱本身就會變成另一個新的囤積場,這時候東西別說丟了,反而還會越積越多。
放保留箱的位置也需要留意,如果放在房間角落或壁櫥裡,時日漸久一定會忘記,所以請大家還是放在醒目的地方。
<LESSON 3>養成收拾習慣的方法
你是不是常有好不容易收拾好了,卻又馬上亂掉了的狀況?只要能夠發現「亂源」就可以維持房間的整潔。
我把房間的亂源稱之為「OK訊號」。因為只要「亂一點也OK啦」的訊號一出現,就會源源不絕的亂下去!
「OK訊號」指的是無意識之間,「咚!」的就把東西放在桌上之類,你一點都不在意的「第一個」行動。只要忽略了「OK訊號」,房間就會快速的亂起來。
下面,就讓我來告訴各位製造「OK訊號」的「五個陷阱」,請大家確認看看。
第一個陷阱:沒有固定位置的物品
物品沒有定位,跟在房間「漂流」沒兩樣。所以就「定位」之後,就不要再到處放。
第二個陷阱:沒有收納的物品
這跟第一個陷阱息息相關,只不過若是收納空間不夠,物品就要減量。因為收納空間滿了,物品就會在房間「漂流」,成為散亂的主因。
第三個陷阱:捨不得扔的東西
收拾的過程中,總會出現無論如何捨不得丟的物品。但這裡不是要你把無論如何都捨不得扔的東西丟掉,而是要你思考丟掉以外的選擇,比如說「送給朋友」之類的活用方法。考慮期間,可以設一個期限把物品放進保留箱裡。
第四個陷阱:不知道該怎麼丟的東西
不知道該怎麼丟的東西其實出乎意料之外的多,對不對?最近依地區規定不同,回收的方法也有差異,只要知道該怎麼丟,就可以杜絕散亂的原因。
第五個陷阱:明明不用,卻佔據空間的家具或家電
家具或家電用品通常佔據家裡最大的空間,也是發出「OK訊號」的最大原因。只要有一段時間沒有用了,就請毅然決然的丟掉。因為越大型的東西,越有可能在上面堆置物品,是「OK訊號」最愛的地方。
只要意識到「OK訊號」的散亂根源,就可以早期發現,維持房間的整潔。
<達人小簡介>小松 易
日本第一位整理士。因交換留學在愛爾蘭經歷「一只皮箱的生活」而大受刺激,回國之後,開始不斷探索物品與人的關係。
2005年開設「清爽實驗室」,以不會收拾、不太擅長收拾、明明知道把房間整理一下人生就會有所改變,卻遲遲無法付諸行動的人為對象,提供收拾的諮商服務。即將在台出版《這樣整理,天天都有好事發生!》。
圖/古曉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