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

莊祖宜:不景氣的滋味



【聯合報莊祖宜】
2011.01.21 02:50 am

  過去在美國生活多年,一直很不習慣在正餐外吃洋芋片和餅乾冰淇淋之類的生冷零食。我常想,如果口饞時能在街頭巷尾隨便吃碗熱呼呼的米粉湯,或是買個韭菜盒、生煎包有多好呢?長年惋歎不得周邊美國友人理解,這回卻讓我在奧勒岡州的波特蘭城,驚喜尋見新興的美式路邊攤文化。

  這些路邊攤以餐車的形式,停靠於市中心許多露天停車場的周圍,有搶眼的看板和五顏六色的車身。最難得的是,他們跳脫了熱狗爆米花之流的傳統餐車侷限,從越式河粉、泰式咖哩,到手工小漢堡、酥皮餡餅、燉飯、麵疙瘩等等,種類之多與賣相之好,讓人不知從何下手。

  我先在一家西班牙式的小吃餐車前,點了一碗辣香腸燉蘭豆配酥炸南瓜球。窗內狹窄的空間裡有專業的爐臺,老闆甩鍋子和撒鹽的身手也乾淨俐落,完全是資深廚師 的架式。閒聊下得知,這位老闆之前從事餐飲外燴,兩年前因公司裁員而離職,先到西班牙旅行並研習當地飲食,返國後開始經營小資本的餐車。一年下來他已累積 了不少固定客源,平日還透過Twitter以微網誌的方式,向老顧客宣布最新流動據點與促銷新菜,完全顛覆我對「路邊攤」的既有印象。

  隔壁賣濃湯的餐車有粉紅和淡綠的車身。窗口的黑板上宣稱,他們一律使用本地有機食材。對街賣義大利麵的攤位也於餐牌上標示:「我們是流動型的義式小館,不 是速食店。由於一切手工現製,請耐心等候」。再往街角走幾步,車內的老闆隱約正在讀書,見我們停步,探頭出來打招呼。戴著厚框眼鏡和毛織帽的他,看來像個 混咖啡館或唱片行的小知青,沒想到竟在此賣烤牛肉三明治。

  前一陣子聽人笑說:「波特蘭是年輕人去退休的地方」,無疑是調侃此地知名的高失業率,和蓬勃的另類文化。其實我看這裡的青年男女並非遊手好閒,而是有強烈的自給自足情操,喜歡自己做老闆,從事非主流的創意產業。

  在飲食上,奧勒岡州有發達的精緻農業,和為數領先全國的小型啤酒釀造廠,威廉瑪特河岸的葡萄酒莊,更是以小而美聞名。這兩年遇上經濟不景氣,許多餐飲人才 投身經營餐車,把好山好水孕育出的好酒好料帶入小吃,薄利多銷之餘也講究手藝和個性,為路邊攤增添了一股另類搖滾般的酷勁。瞧瞧Yelp網站上的餐飲評 鑑,波特蘭前廿名的「餐廳」裡,竟有十家是餐車呢!

  有趣的是,當小吃走向精緻化的同時,全球高檔餐飲業也反向的出現了平民化的趨勢。這幾年由於大環境蕭條,星級名廚紛紛經營起實惠的小酒館,眾家美食雜誌的內容更是愈發偏向家常。大家都往中間站的結果,對我這種愛吃又不捨得花錢的小中產來說,不啻好事一樁。
零下二度的陰冷一月天下午,我們一家三口在波特蘭的街頭拎著大包小包的吃食,逆著風跑回車子裡避寒。關上門打開紙盒,熱氣蒸騰霧濕了車窗,蒜香肉香與菇菌香瀰漫不景氣的滋味,竟是如此美好!(作者為廚房裡的人類學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