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

包容不衝動 德女性從政實力



【聯合報歐洲特派員陳玉慧】
2011.02.07 03:43 am

  除了女總理梅克爾外,德國即將出現第三位女性邦長,加上原來四位女性內閣成員,目前女性從政已在德國蔚然成風,難道德國女性政治文化已經崛起?還是女性更適合新一代的政治挑戰?

  梅克爾是在2005年出任德國總理,在那次大選辯論中,她還被對手施洛德嘲笑是「每周日去教堂的村婦」,但是,這幾年來富比世雜誌調查全球最具權勢的女人排名榜,她總是名列前茅。

  德國的女權其實並非那麼先進,按照聯合國最新報告,甚至還遠低於台灣,德國政界一向充斥男性臉孔,但這幾年已開始變化。首先,圖林根邦,然後是北萊茵威斯特邦,再來凱倫貝爾即將被任命為薩爾邦邦長,16名邦長中已有三名女性,德國婦女即將反撲政壇?

  德國政治觀察家馬林慕絲表示,正在改寫德國女性從政形象的卻是保守政黨基民黨,除了梅克爾沒有生育子女,該黨其他女性從政者都在家庭與事業中維持平衡,勞工部長馮德列燕甚至有七個孩子,「這使很多德國人對女性從政者更為認同」。

  事業與家庭兼顧本來便是一個難題,這是德國企業女性高級主管比率很少的原因之一。在全德百大企業中,只有2.2%由女性當總裁,在從政方面,則在全球排名第18,德國國會議員約有三分之一是女性。

  但許多德國女政治人物的成功,仍取決於有沒有男性在後面撐腰。馬林慕絲說,德國政治的特點便是,女性若有男性導師從旁協助,政途往往走得更順,最成功的例子便是梅克爾。

  另外,一些女性出頭往往是因為男性從政者陷入困境,無論是選舉失利還是醜聞纏身。譬如,梅克爾當年得到前總理柯爾的提拔,一路做到環保部長,她的政治恩師便是柯爾,也正因為柯爾捲入政治獻金醜聞,因此得以出任基民黨黨主席並出馬競選總理,最後以幾票之差打敗施洛德。

  「一旦女性當選或接下職位,她們往往很受歡迎」,但馬林慕絲也說,「她們就是得突破第一道關口。」

  但也有例外,像北萊茵邦邦長卡夫特便自己打了一場艱難選戰。2010年,她在選後展開艱難談判,說服綠黨共組左派聯合政府。這兩個政黨剛好在該邦都由女性領導。

  不但有越來越多婦女在政壇上展現驚人實力,她們並創造了女性從政文化。馬林慕絲認為,新的政黨體系支離破碎,選票也無法集中,這就需要越來越多的聯盟和談 判來打造,因此,現代德國政治需要不同的領導風格,不但能變通、開放,並同時能兼具感性考量,「女性在團隊中更有包容性」。

  專家也認為,從幾位女性政治人物身上可看出,她們已學會不要模仿男性的作風,對任何事不立即作出衝動反應,馬林慕絲說,這一課學得最好的便是梅克爾。很多年輕女性坦承以梅克爾等人做為榜樣,未來女性從政人數只會愈來愈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