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19 03:06 黃逸華 中國時報
《富比士》雜誌去年十一月按照慣例發表世界最具權力者名單,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取代美國總統歐巴馬,成為全球最有權力的人,歐巴馬則成了第二名。兩大巨頭見面要談些什麼?北韓問題、殲廿、人民幣升值,隨便哪一個主題都牽動許多人的福禍利害,未來一段時間內的世界局勢也將在這幾天之中定下基調。無怪乎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也要承認,「這將是卅年前鄧小平訪美以來,中美最高領導人最重要的一次會面。」
軍事與經濟議題固然搶眼,但另外一個急速興起卻較少被外界注意到的主題則是能源。然而,最早公布的協議之一就和能源有關,關鍵還是在中國最近又搶下另外兩個第一,全球排碳第一與耗能第一。一般人直覺想到中國本來就汙染浪費,搶下這兩個第一有什麼了不起?如果多考慮幾個因素,結論可能截然不同。
首先是中國以開發中國家成為《京都議定書》締約國,其次,中國預計在二○二○年前降低碳排放強度至少四○%。而一個月以前的坎昆會議才剛通過,已開發國家將立即籌資三百億美元建立綠色基金協助開發中國家,自二○二○年起,綠色基金更將以每年一千億美元的速度增長。
換句話說,從現在到二○二○年,中國有機會全力發展綠色經濟,奪下世界綠能生產基地地位,而其開發中國家地位更是拉開領先距離的關鍵原因。這才是中國在各次談判中,都堅持京都議定書中「共同但有區分的責任」,因為這個遊戲規則對中國絕對有利。相對地,美國一意識到有損利益馬上堅壁清野,事實上,哥本哈根會議被認定一事無成,正是卡在利我的糾結之中,至於太平洋島國的哀嚎乃至於自殘就先放在一旁了。
綠色經濟對中國國力絕對有利,何以見得?最近一份報告指出,中國境內的清潔能源投資比前年更成長三○%,達到五一○億美元,這已經打破任何投資紀錄,金額還在其次,重點在於全球各國的高科技企業投下五百億美元為中國綠色產業瘋狂添柴,以中國的學習能力與企圖心,不需要太久,這些技術也將為中國所有。
一如高鐵,中國從無到有不過五年,現役路線超過七千公里,時速突破五百公里,現在還要進攻美國市場。美國最近便向WTO申訴,中國片面支持國產光伏風電設備商,但兩國之間的清潔能源合作卻仍在穩定進行中,包括籌建三個清潔能源研究中心、研究經費募集撥付、人員投入等等。雙方呈現出一邊緊握雙手,卻又互扯後腿的奇特景象。
美國能源部長朱隸文曾經用「史潑尼克競賽」來形容中美之間的清潔能源發展的競爭。一九五七年,蘇俄首度成功發射人造衛星,開啟太空時代,也嚴重打擊美國在導彈與新穎科技的自信。為了贏回自信,隨即成立NASA與高階研究單位,但直到十二年後美國太空人登月,才算出了一口氣。但這次,美國可能要憋得更久,因為現在不僅是科技的競爭,更是國力與成長力的競爭。
中國為了達成十一五節能減碳指令,各省不惜拉閘限電,到了十二五,胡錦濤更寧可壓低北京上海GDP的成長力道,也要實現轉型低碳經濟的目標,一聲令下,無不聽令。反觀美國,歐巴馬大總統還得跟共和黨對手主導的國會低聲下氣,與堅拒低碳政策的商業界角力,還要向支持者解釋並未背離競選承諾,想盡辦法才能找出在夾縫中過關的方法。兩人達標難度立見高下。至於台灣,到現在還在吵軍售等假議題,結局如何就不必多提了。
(作者為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協會綠色製程委員會委員,美國綠建築協會認證專業人員)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119/4/2l2a7.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