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1年2月19日 星期六

名家-大陸首善陳光標與企業倫理

 

2011-01-31旺報【盧信昌】

     俗語說:「取之於社會也要用之於社會。」究其實,晚近所談的企業社會責任,即是建基於此一庶民見解。

     市場機制下的企業精神
     不過現下的社會責任說,與70年代西方國家曾有過的辯論非常不同。當時冷戰對峙下民主陣營與共產集權國家激烈鬥爭,因此,企業倫理觀具有泛道德意識,以類似北歐國家的福利社會做為論述架構。

     經過將近半個世紀的檢驗,如今企業內的員工福利已有各類稅負減免誘因支持,極端一點的變為華爾街肥貓,更可能成為國際金融市場的新亂源。但是運用市場經濟的意涵,做為各類政策推動與社會目標的基礎,已經成為全球共識。

     要如何利用企業家精神與市場機制精益求精,同時追求精神文明與物質發展呢?由大陸企業家陳光標所引發的茶壺裡風暴,正點出此一問題的面向。

     陳光標善於與弱勢族群搏感情,做直效行銷,但在華人圈這是專屬政治人物才有的橋段,古時候管這種互動關係叫「愛民如子」。陳光標親力而為,跳過專業分工與管理層級,見災民後當面發善款的組織扁平化,雖然降低通報過程中間的無效率,但除非遇到像川震這類在地域與時間上都高度集中的災害,否則也只是將行政作業成本轉嫁到公務機關而已。

     反映社會救助體系缺陷
     在已開發社會,學校或基金會是可以用捐贈人的名氏命名;但大陸推崇人民英雄與無階級化社會,不太可能用名諱鼓勵捐款。發生類似颶風災害卡 翠娜時,美國在程序上先要由白宮宣布佛州為重災區,再啟動陸軍工兵署等做聯邦賑濟的復建工作,並且會動員到大量的社會救助專業人士。

     但如果查看當年受困在公路的大逃亡潮,和滿街哭天喊地的無辜難民時,或許比較能明瞭專業分工後的制度性僵化。陳光標廣受災民熱情的歡呼,正源自受創者也想找到肩膀哭泣的安全感;陳光標可以輕易走入人群,也是源於社會救助體系的不完整,不必然是經費預算的吃緊,而是一些社會救助團體缺乏效率與同理心緣故,導致行政管理成本過高。

     哈佛大學策略管理大師邁克波特就明白指出,企業培養競爭力優勢的思維,也非常適合在非營利團體的運作上。陳光標旋風確實壓迫到台灣政治人物與社會救助團體的專業,但是《金剛經》指引善男信女只要發菩提心就能持用布施。如果企業界與社福團體能與陳光標相互取經學習,社會才能有更多寒冬送暖後的春綠和花香。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系副教授)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4/112011013100322.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