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

名家-民進黨的轉型能得到信賴嗎?

 


2011-01-31旺報【李允傑】

     隨著2012年總統大選逼近,綠營有意競逐大位的天王們陸續在兩岸議題爭 取發言權。蔡英文說,重新執政會延續前朝大陸政策,但不接受「九二共識」。呂秀蓮日前說,「九二共識」是兩岸之間以口頭方式表述的非正式共識,並重提「九 六共識」取代「九二共識」;謝長廷提出「憲法重疊共識」與「憲法各表」的主張,取代「九二共識」與「一中各表」。如何處理「九二共識」,已成為民進黨兩岸 政策轉型的觀察指標。

     九二共識各自對內交代
     「九二共識」在兩岸之間,本質就是「一個共識,各自表述」。北京要的是「一中」象徵意義;台北要的是「各表」的空間,彼此都滿足對內交代的政治需要。如此兩岸才能擱置主權爭議,進行談判、解決問題。

     「九二共識」雖然不是兩岸官方正式簽署的文件,但早已成為通用名詞。連胡會與宋胡會的公報、中共領導人的官方講話、美國國務院官員在國會 聽證的紀錄、「維基解密」公布的李光耀與美國官員對談電文,以及胡錦濤與小布希的熱線電話,都看得到「九二共識」這個名詞。顯然美國、中國與國民黨三方對 「九二共識」的存在與功能有基本共識。

     但是,台灣藍綠陣營對「九二共識存在與否」沒有共識。民進黨不願意接受「九二共識」,也是為了對內交代的政治需要。第一,綠營向來解讀 「九二共識」等於「一個中國」;天王們若接受,必將引起深綠人士的反彈,而不利於黨內總統大選的初選。第二,這是國民黨執政時所建立的兩岸共識,綠營不願 意為國民黨政績背書,要另創品牌。

     問題是,民進黨有另創品牌的空間嗎?回想陳水扁在總統任內,試圖提出「九二精神」取代「九二共識」。但在北京眼中,「九二精神」內涵語焉不詳、閃躲迴避,無法符合大陸一中框架底限,以失敗收場。

     民進黨轉型受獨派牽制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李亞飛去年在台出席活動時說,2008年以來,兩岸的互信基礎是:一、反對台獨;二、堅持「九二共識」。對北京而言,這 兩個觀點是一體兩面,不論替代「九二共識」的品牌名稱為何,只要內涵缺少「反台獨」,民共之間就不可能建立互信基礎,更不可能有共識。海協會長陳雲林不久 前會見台商的講話,又再次表達大陸的既定立場。

     民進黨兩岸政策朝向理性務實路線轉型,當然有利於台海和平穩定。但所謂「務實」,就必須是可行的:即使否認「九二共識」,也必須另創造一 個「共識」,前提是既要讓北京接受,又要不招致黨內獨派反彈。目前看來,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務」。謝長廷拋出「憲法各表」遭深綠社團與獨派的圍剿,說明 了綠營政治生態的結構性限制,是民進黨內部凝聚共識的最大難題。

     2000年總統大選,陳水扁高舉「新中間路線」,甚至在政見中倡議兩岸應簽署「和平協定」,2001年進一步提出「政治統合論」;但後來 又因內部政治需要高唱「一邊一國」,推動「入聯公投」。令外界不禁好奇:這一次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的轉型,能否擺脫反覆變臉的宿命?
     (作者為國立空中大學公共行政系教授兼主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