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20中國時報【孔傑榮】
最近太平洋兩岸的智庫、權威專家和媒體被本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美進行 國是訪問一事搞得沸沸揚揚。一月六日,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在紐約告訴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此次中美高層會晤是一次歷史契機,並稱兩國最高領導人「將在此會 晤中共同規畫新時期中美合作藍圖」,這番話使得各界更是議論紛紛。
美國官員對歐巴馬總統二○○九年十一月的中國之行甚為失望,且對於那次領導人會後發表的兩國聯合聲明,各界的期待也未能實現。因此美國官 員對這次胡錦濤訪美更加謹慎,稱這次會晤是一個「緊要關頭」。一月十四日,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做了一個比中國外長發言更詳盡具體的公開講話。由於歐巴馬訪華 後的一年中,中美關係持續緊張,從中學到教訓的希拉蕊在講話中不再流露出以前天真的樂觀主義,也不再像歐巴馬最初對華政策那樣對中國政府的敏感神經過於體 恤。她現在強調:重點在於行動而不是說辭。她強調雙方要能夠「帶來積極的結果」、「更一貫地將積極的言辭轉化為有效的合作」。她直接了當地指出:為了實現 美國一再引用的雙邊外交口號,即建立一個「積極、合作、全面的關係」,美國目前政策是「立足於現實,重點關注成效,並忠實於我們的原則和利益」。
最近幾周,中國政府不遺餘力地爭取重新贏得歐巴馬上任最初幾個月對中國表現的善意,以增加胡錦濤此行成功的機會。這種背景下中國將對美國 此一新的對華政策做何反應?最根本的考驗將會是人權|中國現任領導至今唯一不願向美國壓力妥協的爭議領域。確實,胡主席所領導的政府變得越來越壓制,面對 正在經歷著快速現代化、同時也變得越來越不易管制的中國人民,以及常被忽略,日益要求得到社會、經濟、宗教和法律正義的「無產者」,中國政府極力以「和 諧」和「穩定」之名迫使他們沉默。如今希拉蕊在此演說中強調人權,歐巴馬同日還會見美國人權支持者,中國除了提議重啟象徵意義居多的雙邊人權對話之外,還 會有更多反應嗎?中國政府在二○○九年承諾的「專家對話」,或許比較可以發揮作用,但至今也還未召開;同時對美國經常提出的釋放著名人權受害者的要求,中 國政府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給予正面回應。
現在,白宮助手們正在籌備記者會,給媒體向兩位最高領導人提問機會。歐巴馬訪華時中國拒絕了這樣的提議。記者們會抓住這個契機嗎?中國對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令人髮指的處理固然受人關注,但是記者們能夠超出這個話題,詢問許多中國政府慣常實施、卻不太為人所知的野蠻暴力行為嗎?
希拉蕊講話中提到兩個均是受害者的重要維權人士。一是高智晟。高在試圖為受到惡意鎮壓的法輪功學員提供辯護前是中國最著名的公益律師。在 駭人聽聞的酷刑仍不能摧毀他的意志時,他「被」長期「失蹤」。記者們也許希望問:胡主席,高智晟還活著嗎?那麼陳光誠呢?陳是一介盲人農民,為了對抗非法 歧視和警察暴行,他訴諸司法和外國媒體,卻因此被以莫須有罪名判刑,坐了四年多牢。他現在名義上已刑滿釋放,但實際上被一大群村官和流氓非法軟禁隔離在 家,甚至不能接受必要的醫療。
接下來的問題應該是:胡主席,這些人以及其他許多令人敬佩的人士,是在試圖用貴國的法律制度來要求實現中國憲法和法律所彰顯的權利,你為什麼要授權給予他們這樣殘酷的對待?為什麼貴國的警察、檢察官和法官要否定法律賦予他們的保護?
如果不允許在押中的劉曉波去奧斯陸接受諾貝爾獎,是重蹈了德國希特勒政權的覆轍,那麼好比是納粹軍警的中國秘密警察和流氓,對維權者進行 的日常恐嚇、毆打、綁架甚至殺害,雖較少受到矚目,人們又應做何感想?近年來中國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幾百所「孔子學院」以提高國家「軟實力」,孔子會容忍這 樣的不法行為嗎?胡錦濤政府的這種無情鎮壓到底是製造了「和諧」還是製造了不滿?
選擇對中國經濟巨大發展背後這些不愉快的現實視而不見的外國商人,終會禍及其身。有些外國商人已受到不公正的懲罰,例如美國華裔石油地質 學家薛鋒,已在惡劣的環境下被羈押三年多。獲得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的薛鋒,被指控其雇主美國公司購買中國油田信息違反了中國界定寬泛而模糊的「國家秘密」 法。薛鋒一審被判有期徒刑八年,而法院肆無忌憚地不斷拖延他的上訴審理。據說這是因為法官還在等待上級領導的指令,而上級在如何處理這個充滿程序違規的案 件上出現意見分歧。歐巴馬也一直向中國提出釋放薛鋒的要求。同時,為了對薛所受到的不公待遇表示前所未有的強烈抗議,精明能幹的美國駐北京大使洪博培,也 在被允許的情況下經常到看守所探望薛鋒。
在中國,每天都可聽聞人民財產權被侵犯的消息。掠奪中國農民的土地權以及對城市居民住宅的強拆|時常缺乏適當的補償,有時甚至不提前通 知|是對此的生動寫照。上周上海當局強拆了持不同政見藝術家艾未未價值一百萬美元的藝術教育中心。這一強拆行為明顯是要報復艾未未先前不斷公開挑戰政府的 獨斷專橫行為。這事件應該提醒美國商界,在中國有比市場准入、知識產權保護和貨幣重估更利益攸關的事情。
當然,政治和公民權利只是此次中美高層會晤日程上十多個主要話題之一,有一些看似棘手的議題,例如美國對台軍售、北韓和伊朗的去核化、東 亞軍備競賽、中國沿海邊界爭端和危險的軍事事件以及氣候控制,都會對最基本的人權,即生存權,產生深遠的影響。然而,在這一「緊要關頭」,以上的每一議題 似乎都可以相對容易地、通過充滿想像力的雙邊或多邊努力來處理,而中國打壓政治權利和公民權利這一問題,卻並非如此。(作者孔傑榮 Jerome A. Cohen,紐約大學亞美法研究所共同主任,外交關係協會兼任資深研究員。英文原文請參www.usasialaw.org。亞美法研究所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