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5 作者:任群宇(北縣新店/金融業)
台股年前封關收在漂亮的八一八八點,房地產與電子業紛紛傳出豐厚年終與加薪消息,昨天台股開新年紅盤,上漲十九點,大盤越過八千兩百點,而據人力銀行調查,將近八成的企業會發年終獎金,平均一點零七個月。
政府與媒體一片大讚二○一○年台灣景氣即將復甦時,主計處公布失業人口調查統計,卻出現中高齡失業人口激增百分之六十六,比平均值百分之三十九高出許多。
金融海嘯重創台灣經濟後,汰弱留強的趨勢更明顯,原本就已疲軟不振的內需型產業與傳統製造代工業尤其疲軟,著重國際市場的電子業只是一時受衝擊,很快就調適恢復。
政府面對失業問題時,不能只看總體的經濟數據,畢竟台灣經濟是產業結構相當傾斜的出口導向,雖說電子業復甦能拉抬GDP,但卻不代表全台景氣復甦。
電子產業雖然營收高,占GDP指數權重也高,但就業人口相對少,而且偏向高學歷的年輕人,中壯年縱然原本是電子產業的勞動力,經營者也會考慮薪資較高而放棄,改聘薪資較低的年輕勞動力,所以無助降低中高年齡失業人口。
景氣復甦但中壯年人口失業率卻暴增,顯見台灣的產業結構與勞動力市場,已有結構性變化,新的產業用不著中壯年勞動力,舊的產業自身難保,也聘請不起,中壯年成為產業轉型的犧牲者。
因此,中壯年失業者很難再回到過去工作崗位,如果不轉型另謀出路,可能坐以待斃,況且,中壯年失業影響的不只是自己,還有家庭,近來社會案件頻傳,更有全家集體燒炭自殺,多少都和經濟陷入困境有關,政府不能坐視中高齡失業潮繼續擴大,如果處理不當,恐怕會成為社會治安的潛在危機。
但集體的勞動力轉型,需要政府透過社會安全網與救助、輔導機構伸出援手,才有可能引導回職場,所以我認為,除了開辦勞工紓困貸款,延長中壯年失業人口的失業給付外,政府的「立即上工計畫」應該優先錄取中壯年人,對中高階的中壯年勞動力,可輔導創業;另外,應心理輔導、諮商中壯年失業者,協助調整心態,也了解個別情況,作最佳的處置。
馬總統在新年揮毫寫下「盼」與「興」,失業者「盼」有工作,但需要政府「興」,如果政府能協助中高年失業者重返職場,才代表景氣復甦,國家才能興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