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27中國時報 【江靜玲】
快樂可以量化嗎?
法國總統薩科奇最近「突發奇想」宣稱,單以「國內生產毛額」(GDP)為指標不足以評估一個國家的經濟成長。他建議一項新的計算方法,把國民福祉、假期長短、教育、健康和環境保護等算計在內,統計出一項國民「快樂指數」,並把這個國民快樂指數與國內生產毛額,一同做為評估一個國家的經濟成長依據。
英國人喜歡嘲弄薩科奇是個「神經兮兮的小領袖」。然而,薩科奇對這項計劃卻非常認真。不但聘請了兩位諾貝爾經濟學家,美國的史丁格利特茲(Joseph Stiglitz)和印度的森恩(Amartya Sen)負責領導研究如何評估這項新指數,同時表示,法國國家統計局今後將把快樂指數列入官方統計中。薩科奇還誓言,他將在國際間倡議這項觀念,敦促國際組織,例如總部位於巴黎的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在評估一個國家成長時,把國民的快樂指數與國民的生產毛額並列計算。
乍看薩科奇主張,相信大部分人多同意經濟指標確實無法完全代表一個國家或社會的發展。但是,快樂該如何統計呢?
仔細觀看法國政府衡量個人福祉和快樂的幾個因素,包括工作與生活平衡度、交通堵塞程度、情緒(花費多少時間感受悲傷與快樂)、家庭日常瑣事(是否有足夠時間照顧孩子、打掃和DIY)、資源回收、滿足感(生活中有的是短暫的滿意或長期的滿足)、安全感、性別平等、納稅(納稅人是否覺得把錢繳納給政府是值得的)、人際關係(是否有時間與親友經常聚會)等,都是我們非常熟悉,但在生活中,卻又經常覺得力不從心的事。
薩科奇是個政客,他的建議和主張,難免令人想到是否有其他政治利益考量在內。事實上,倡議經濟成長也應衡量國民快樂指數前,他才主張目前周末關閉的法國商店,應該開放營業,這跟他快樂福祉衡量表的第一條,工作與生活平衡便自相矛盾。
但法國總統至少敢提出這個主張,英國政客就沒這種膽量。二年前,保守黨黨魁卡麥隆曾表態表示,要把英國建立成為一個更綠化快樂的國度,可惜,他才提出這個想法,就遭輿論炮轟「唱高調」,卡麥隆只好把話吞回去。自此,英國沒有政客或政黨敢再提倡快樂比經濟重要。
有關快樂的衡量,以2006年的兩份報告,英國社會心理學家懷特(Adrian White)的「世界快樂地圖」和英國獨立智庫「新經濟基金會」(NEF)的「快樂地球指數」,令人印象最為深刻。這兩份同樣評量世界178個國家和經濟體「快樂」指數的研究結果,可謂南轅北轍。前者由北歐的丹麥拔得頭籌;後者則由位於太平洋西南的小島國萬那杜,獲得第一。其中的差別,主要在於NFF把能源消耗列為主要項目,低度開發國家,自然都跑到前面。看到這樣的報告,令人忍不住好奇,在丹麥與萬那杜間,一般人會選擇或心儀何者呢?
實際上,迄今世界只有不丹把「快樂」正式列為政策重心。這個位於喜馬拉亞山上的小國自創了一種快樂指數─「國家快樂毛額」(Gross National Happiness),把文化承傳、環保力度、自給程度、人性發展,都列為政府施政標準。不丹的經濟排名,世界倒數,但從一九八四到九八年,國民壽命平均延長十九年,主因在於國民快樂指數急升。
快樂到底是什麼?當人們的需要已超過車子、房子、電視冰箱和其他物質索求時,許多個人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然而,把快樂列為施政目標的政府,卻是如此稀少。高喊拚經濟的台灣,如果要制訂一項國民快樂指數衡量守則,內容會是什麼呢?集思廣益一下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