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法國宗教政策 極端主義溫床
潘華生
在巴黎恐攻發生以前,「世俗化」就在法國的網路上成為熱門的關鍵字,原因在於法國各級政府近來對穆斯林的幾個不友善的政策,均是以「世俗化」為名。
戰前法國擁有不少穆斯林的前殖民地,在殖民期間,法國將前殖民地菁英改造為榮譽的法國公民。也從殖民地輸入大量的勞工以補充勞動力不足。因此,法國擁有著大約500萬的穆斯林少數族群,是歐洲擁有最高穆斯林比例的國家。
然而法國從2004年起,開始以「世俗化」為名,立法通過公立學校及官方場合禁止佩戴如面紗等宗教標誌,穆斯林移民社區與主流社會的關係開始逐漸惡化。2014年法國高等法院更判定雇主有權解雇在工作時不願拿下頭巾的員工。法國的反移民氣氛,使得針對回教社群的仇恨襲擊事件也不斷地升溫,從2005年的不足50件上升到2013年的691件。與此同時,極右派政治勢力開始得到主流的民意支持,屢屢攻城略地,最近極右政黨國民陣線破紀錄取得11個城鎮控制權。
但近來法國穆斯林的示威抗議不斷,宗教對峙急劇升高,已經來到了導火線引燃的臨界邊緣。最具爭議性的是發生在極右派國民陣線控制的城鎮,最近更加碼提出了主張:將向全市中小學生提供豬肉餐,並禁止學校向穆斯林學生提供「清真餐」。國民陣線說為伊斯蘭學生提供清真食品,違反了法國政教分離的世俗價值。然而,以世俗化為名,強迫穆斯林吃非清真餐,不准戴面紗等,都引起穆斯林社群的強烈憤慨。這豈不是旗幟鮮明地與穆斯林世界以及自己的500萬穆斯林公民為敵嗎?
法國大導演盧貝松一向同情法國的穆斯林社區,他筆下的法國是建立在金錢、利益、隔離和種族歧視基礎上的社會。由於膚色、姓名就被隔離,在某些社區,25歲以下青年的失業率達到了50%,每天被員警查10次身分證。這樣集體挫折情緒的穆斯林青年自然轉向了極端主義尋求生命意義的救贖。在3000名前往敘利亞或伊拉克參加聖戰的歐洲青年中,大約有一半是來自法國。可見法國社會已經成為歐洲極端主義的溫床。
在巴黎恐攻之後,原本就已經極為嚴峻的宗教對峙很可能進一步惡化,法國自由平等博愛的立國之道,就會受到根本衝擊,足以令社群邁向公開撕裂。倘若社會分裂,若再加上中東的聖戰青年大舉返鄉,未來或進而走向準內戰邊緣。
持平而論,也許法國世俗化政策的初衷在協助少數族裔融入主流社會,進而消化少數族裔。法國前總統薩科奇也是匈牙利移民之子。然而,看似崇高的世俗化、政教分離理想,都不適合強迫全體國民一體承受,徒然製造不必要的歧視。
我們也應該隨時警惕:單一主義應該是現代多元與開放社會的敵人。同時反省台灣社會是否真的「多元」與「開放」嗎?多元主義絕不只是同志議題,而更是社會能否容許與尊重差異。近來一些事件,例如台南陸配女兒受不了老師的言語歧視跳樓;學生的反服貿、反貨貿、反開放;雇主強迫印尼外傭吃豬肉的事件;以及屢見不鮮的網路仇恨言論與霸凌,都反映出台灣社會單一主義的傾向,與排斥外人和拒絕開放的幽微心態。其實台灣並不是不可能成為法西斯的溫床。唯有我們保持真正的多元心態,接納異端,這個社會才有可能和平共進。(作者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7000467-2601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