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

比利時「貧民窟」 聖戰士的搖籃

2015-11-17 03:25 聯合報 編譯李京倫/報導

  • 路透引述消息人士說法報導,法國調查單位認為,巴黎恐怖攻擊的主謀很可能是廿七歲比利時男子阿巴伍德(Abdelhamid Abaaoud)。阿巴伍德來自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西北郊、穆斯林占多數的莫倫貝克區,目前人在敘利亞。參與這次巴黎恐攻目前在逃的法國籍男子阿布岱斯蘭(Salah Abdeslam)和他充當炸彈客的兄弟,也住在莫倫貝克。
    華盛頓郵報報導,由於莫倫貝克生活條件較差,而且居民很難融入比利時社會,已成為伊斯蘭教極端分子最大的溫床之一。
    比利時人口不過一千一百萬,就有近五百人到敘利亞和伊拉克當聖戰士,比率為歐洲最高,其中莫倫貝克更是恐怖分子溫床。今年一月在巴黎猶太超市開槍濫殺的庫里巴利,就是在這裡購買武器。
    去年五月布魯塞爾猶太博物館槍擊四死案,凶手奈穆許曾住過莫倫貝克。今年八月,槍手卡薩尼在荷蘭開往巴黎的火車上犯案被制伏,他和妹妹曾住在莫倫貝克。
    莫倫貝克是布魯塞爾最窮的地區之一,居民失業率高達三到四成,收入遠不如比利時總體平均,街道與民房破舊不堪,與附近較為富有的社區形成強烈對比。比利時智庫Itinera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本亞奇說:「這裡很多人覺得不可能成功,沒有發展機會,又羨慕別人過著好日子,這讓恐怖組織很容易招兵買馬。」
    莫倫貝克的居民多半是非洲西北部與中東國家的移民及其後代,大部分只會說阿拉伯語、略通法語,但在比利時就業往往要會法語、比利時荷蘭語或荷蘭語,還要會英語,所以居民難以融入主流社會。
    此外,資源貧乏的比利時曾在一九七○年代尋求沙烏地阿拉伯和波斯灣國家投資,並讓這些國家派遣教士來比利時宣揚基本教義派思想,至今莫倫貝克許多清真寺仍由保守穆斯林掌控,基本教義派在比利時影響力很大。
    另外,比利時為了緩和法語和荷語區的緊張關係,不讓國家分裂,把政府和決策過程分成許多層級,這樣卻阻礙情報流通,讓維持治安變困難。荷蘭萊登大學教授巴克說,比利時政府層級太多,恐怖分子可能只要開車到十公里外「就追蹤不到了」。比利時槍支管制鬆散也是問題,本亞奇說:「只要花五百到一千美元,半小時內你就能買到武器。」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story/8989/1319103-%E6%AF%94%E5%88%A9%E6%99%82%E3%80%8C%E8%B2%A7%E6%B0%91%E7%AA%9F%E3%80%8D-%E8%81%96%E6%88%B0%E5%A3%AB%E7%9A%84%E6%90%96%E7%B1%8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