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3日 星期三
社論-下階段施政主軸應是「社會公義」
* 2011-02-13
* 中國時報
* 【本報訊】
三年前,馬團隊以一句「我們準備好了!」漂亮贏得政權;到了二○一○年,台灣出現了最新的流行語叫做「無感復甦」。一個準備好了的團隊卻讓人民感受不到他們的努力成果,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其實,各項數據都顯示,一年來台灣經濟已進入「多頭」格局。例如: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出版的世界競爭力報告中,台灣總體競爭力排名從第二十三名猛升到了全球第八名、亞洲第三名;這是台灣在這項調查中,歷年來名次最好的一次。中央大學「台灣消費者信心指數」(CCI)二○一一年一月分創下十年最高點,投資股票信心也是十年來首度突破一百點,這表示投資人對新年的投資有了樂觀的期待。
此外,主計處預估今年民間消費可望成長三.五一%,這是金融海嘯後,表現最好的一年;台灣經濟研究院發布的經濟預測,預估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將達五.七一%;連失業率都呈現下跌,二○一○年十二月份的失業率已降到五%以下,為四.六七%,這是連續十六個月的下降。
消息面都是正面的,台灣有了令人欣慰的進步與成長;不過,人民的心理面卻似乎是負面的。其間的落差其實來自於在成長過程中,社會公平公義的實踐程度──台灣是因為經濟成長而往「均富」道路前進呢,還是往「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方向發展呢?
二○○八年,台灣在連年的經濟鎖國中,走到了谷底,社會的集體氛圍是期待改變、期待突破,因此馬團隊一句充滿自信的肯定句:「我們準備好了!」帶給了人民正面的能量,人民因此予以支持。三年來,馬政府以開放務實的態度與政策,打開了兩岸的僵局,也打開了台灣走向世界的大門:ECFA的簽訂是政績,外交突破、百國免簽證是政績,馬政府也許很難理解,明明做了很多事,怎麼人民好像不怎麼領情;明明各種統計、調查數字都顯示台灣正走在往成長的路上,怎麼大家還老是對這個「無感」、對那個也「無感」呢?
不是人民太「冷感」,而是太「無助」──無助,來自於看到經濟成長、卻發現自己怎麼沒份的那種失落。在開放與發展的經濟中,有些搭不上成長列車的人可能已遠遠地被拋在列車後面,這一拋落,或許讓他們永遠也到不了站了。到不了站,不一定是他們跑得不夠快,也不一定是他們跑得不夠認真,或許是車子開得太快了;甚至,對某些人來說,有些列車根本就是過站不停,這些人在太小太小的車站等車、一直等著,卻只見列車呼嘯而過,沒有機會上車。
執政當局以經濟發展至上為核心的開放政策,出發點是想要追趕、彌補前朝封閉政策造成的停滯,上任之初,這樣的施政邏輯是對的、是人民所期待的。活路外交、活力經濟,一如久旱逢甘霖,台灣人強烈渴望如此動能。但時間久了,人們發現,經濟成長的結果,並非雨露均霑,但經濟成長後帶來的物價上漲、帶來的生活指數提高,卻可能是人人都必須承擔的後果,這當然就讓一些沒有真正分享到成長果實的人感到不平,甚至感到憤怒。
正在為連任做準備的馬政府,當然會繼續關注台灣經濟成長的議題,也或許會從各種漂亮的統計數字裡得到動力;但統計數字不等於真實感受,因為很多人進不去統計的樣本裡,這些被統計遺忘的人,是走過第一階段「經濟成長」的馬政府更應關注的對象;第二階段馬政府的施政主軸應該是「社會公義」,要正視所得分配不均與貧富差距擴大益愈嚴重的問題,這個問題如果處理得不好,不但會侵蝕成長的成果,也會帶來社會的焦慮和不安。
當然,較之世界一些成長停滯、甚至衰退以至於陷於動盪的國家,台灣該慶幸過去的兩、三年,我們在穩定中成長,畢竟台灣是「無感復甦」,倒並不是「無復甦」。馬政府的期中考,不只有經濟題,能不能讓台灣社會邁向公平公義,是未來能否贏得民心的關鍵。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1021300291.html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