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

兩岸史話-1949後兩岸三地儒學

 
文/楊儒賓

兩岸史話-1949後兩岸三地儒學
伊斯蘭國(IS)影片《沒有停歇》。(摘自網路)
兩岸史話-1949後兩岸三地儒學
自由主義者1949年後辦《自由中國》,反映當時海外知識人對時局的要求。(聯經出版提供)
兩岸史話-1949後兩岸三地儒學
《1949禮讚》
兩岸史話-1949後兩岸三地儒學
實施民主是1949年之後台灣內部最重要的歷史動力,圖為早年省議長黃朝琴的競選照片。(聯經出版提供)
「克己復禮」的爭辯是需要仔細爬梳的,它的內涵其實就是有關人的「社會自由」如何可能的爭辯。
但不管如何老掉牙,事實就是事實,最近伊斯蘭國的血腥政治,居然還可吸引一大批歐美國家的憤怒青年,投身於其狂熾的宗教報仇之火焰。由此瘋狂也可見出,當代民主社會崩潰的徵兆。如何面對孤立無感的主體,這已不是蛋頭學者在書房沉思的議題,也不是個人面對自我或上帝的修行問題,而是嚴肅的社會問題。如果借霍耐特(Axel Honneth)在最新一部著作《自由的權利》的提法,即是除了消極的自由、反思的自由外,我們是否還有社會的自由?
倫理確立人的本質
筆者相信:有!儒家提供了極豐富的社會自由的資源,不但理論上如此,而且這個精神工程正在進行中。
如前所言:1949年後的台灣知識社群與台灣社會有種獨特的組合,此即自由主義文化與儒家價值的互滲,這樣的組合,在大時代背景的驅力推動下,不以人的意志為依歸,它們形構了今日的台灣。
千年來,主導儒家的主體範式,無疑地帶有濃厚的縱貫式之道德主體模式,陽明式的良知、康德式的道德主體,很容易在華人社會生根。
然而,同樣無可否認地,一種講究「相偶性」的倫理學,它或透過太極──陰陽氣化的本體論解說,主張相偶乃是內在於萬物的本質,有陰即有陽,有左即有右;或透過凡是人即當為人倫之人,即當於相偶中顯現主體,有父即有子,有男即有女,這是社會本體論的解說。
相偶性倫理主張「之間」、「關係」的優先性,主張人的本質只有透過倫理關係才可確立。不用懷疑,這種相偶性倫理學也是深根於千年來儒學的系統的。不管理學或反理學,他們對相偶性的解釋容有出入,但同樣肯定其本真的價值則是一致的。
儒家的主體性不但重視人的相偶性,也重視人的世界性。同樣眾所共知,儒學的傳統中,仁與禮的關係一向極密切,密切到這兩個概念根本無從分割。
禮作為總體性的文化價值體系概念,具有獨特的意義。禮者,體也,它先於個人的主體而存在,主體事實上是在禮的浸潤中成長、脫離、再和諧的,主體總是世界性的。
在前幾年有關「克己復禮」的爭辯中,史家何炳棣先生透過史料的爬梳,對新儒家的仁說提出強烈的批判。何先生的考辨當然有助於重建孔子與傳統的價值體系之關連,但我們有很強的理由說:「克己復禮」的「禮」已不再是原初的文化傳統之體系,而是精神化以後更進一步的融合。
亦即主體經由世界化的歷程後,其主體既是主體的,但也是世界的,它與世界共感共榮,「禮」已被「仁」所滲透而深化。「克己復禮」的爭辯是需要仔細爬梳的,它的內涵其實就是有關人的「社會自由」如何可能的爭辯。
徐復觀說:「民主政治的自身,就是在政治方面一種偉大倫理道德的實現。」徐復觀的說法也是儒家的悲願。這種悲願的完成,需要提供「社會自由」的條件,儒家恰好有這種條件:紮根於本體的道德主體概念、依附陰陽氣化而成的氣質性概念、相偶性的人性論、仁禮相化的人格論,這些概念在儒學內部都是存在的,而且都是很顯目的。
儒家的主體概念,和一種孤孑的單子論主體南轅北轍。在多元化的社會中,一種不具備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道德,一種不具備可回應世界的主體,這些都是很難想像的。儒家的主體概念,使得人的個體性、社會性與超越性同時具足,相互支援。在民主政治普遍面臨危機的時代,儒家這種主體概念,應該可以在沉寂多年之後,應運而生。
如果儒家倫理在後民主社會可以勝出的話,新台灣的表現是否真的那麼稱職呢?就現實論,我不能不汗顏地同意:真的是問題重重。但我們如從1949年之後的歷史實驗場域的觀點立論,「儒家的民主生活」應該就是新台灣的理念。理念當然與現實有距離,但理念就是要體現於歷史行程中的社會總體。
禮樂文化體現民主
原則上,新台灣的內容,就當是在民主制度內,個人的氣性可以充分發揮,一種精神化的主體,可以承擔起責任的倫理,而這種主體同時又具備相偶性的仁、與在世性的禮於一身。這是個與世共感的主體,它在本體論意義上的「開出」,乃是現實實踐論上「銜接」的結果,但它的「銜接」又使得「開出」的主體,更可以充分地體現「原初」的精神內涵。
退一步想,即使新台灣的成績距離理想遠甚,談不上儒家與自由主義的融合。代新中國計,或「新新中國」計,如果一個包容性更強、精神內涵更豐富的「新中國」或「新新中國」還有意義的話,它不可能跳過新台灣的實踐而不顧,它只能更充分地完善其未盡之志。
程明道在900年前說過:「堯舜知他幾千年,其心至今在。」堯舜之心即是民主體制的建立,即是禮樂文化之社會自由的體現,即是個體、性體、群體的有機融合,我相信程明道復生,他會贊成我對他這句話的現代解讀的─即使堯舜本人復生,應該也會。(全文完)
(旺報)

校正編輯:黃孟鈺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206000894-26030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