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

天堂不撤守-從林可勝故事得到的兩岸啟示

林可勝醫師
林可勝醫師。(圖取自維基百科)
筆者接到邀請到大陸貴州,參加一位紅十字會的老前輩,林可勝醫師的120歲冥誕紀念會。林可勝,這位在大陸極受推崇的抗戰英雄、中華民國國防醫學的奠基者,說來唏噓,曾擔任過中華民國衛生部長的他,在台灣反而鮮為人知。由此可見,台灣對於抗戰史的冷淡了。
除了在生理學與國防醫學上的卓越貢獻,林可勝另一個普受緬懷的是,在對日抗戰時,他建立了中華民國抗戰軍隊的整個救護系統,包括前線600餘所的臨時醫院、後方200餘所的傷兵醫院,以及上萬名的衛生救護人員。如果南丁格爾被譽為克里米亞戰爭的「提燈天使」,那麼林可勝可謂是中國對日戰爭的「提燈天使」,是一位很了不起的醫師與紅十字會志工。
說來特別,貴州這個地方,對筆者來說,有很複雜的感受。抗戰時,我的父親跟隨部隊作戰,將家人遷到大後方安置。這個大後方,有較長一段時間就是貴州,我的二哥與姊姊,就是在貴州出生。對我父親來說,貴州可能是他享受天倫最多時的地方。
父親因戰爭而離去,讓我很小就體會到生命的可貴,與戰爭的無情。後來會投身紅十字會工作,這是主因,紅十字會之父亨利杜南的故事,也讓我深受感動。
亨利杜南本來是一位瑞士的銀行家,有優渥的經濟地位,當他在商務旅行的途中,經過一處戰場時,他看到遍地哀嚎的傷兵,於是放下了手上的事務,號召當地居民投入不分國別、傷兵急救的工作,這是紅十字會的源起。
亨利杜南這種超越國家界限、以平等人道關懷的行為,讓我想到了古人「楚弓楚得」的典故。楚王打獵時把弓丟掉了,下屬想去尋找,楚王豁達的說「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孔子更豁達,他說:「人失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亨利杜南的胸襟,與孔子這段話所描述的境界差可比擬。事實上,絕大多數的人道工作,沒有國界的限制,人性的尊嚴,是不分國別,共同而平等的,這也是紅十字會的宗旨與使命。
林可勝醫師身上也有著亨利杜南的影子。他是福建人,出生於新加坡,8歲到蘇格蘭接受英式教育,具備優秀的學歷,在英國從事讓人欣羨的工作,但是他在28歲的時候,回到了祖國貢獻所學。在七七事變爆發之後,40歲的林可勝出任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救護總隊總隊長,建立了國家的戰時救護系統。他歷任許多要職,包括戰時衛生人員訓練總所少將所長、軍醫署中將署長、創建國防醫學院等等。
越了解林可勝生平,越讓人不得不去思考,為什麼為國家付出一切的林醫師,在1949年之後,選擇赴美擔任單純的研究人員?
林醫師擔任紅十字會救護總隊總隊長之時,中日兩國正在交戰,中國的紅十字會不至於需要去救護日本軍隊,但是林醫師,則對所有的中國軍人一視同仁、不分藍紅,不區分這個部隊是某某派,那個部隊是某某系。
這樣的作風,似乎引來了政治上的後座力,這可能也是導致他後來選擇赴美,回歸一個單純的生理學家的原因之一。國家的分裂,讓兩岸都無法留下林醫師這樣傑出優秀的人才,這不能不說是遺憾。
在紀念林可勝醫師之時,我們也應該捫心自問,當年讓他離去的政治結構,是否依然存在?分裂的兩岸,依然是一家人,先不說孔子的境界,我們能否至少有「華人遺之,華人拾之」的胸懷,不分彼此的為中華民族的福祉來努力?
今日,雖然兩岸已不再兵戎相見,但是懷疑與對立依然瀰漫。緬懷林可勝的精神,就顯得彌足珍貴。不用去分台人、陸人,而是「大家都是華人」,都是一家人。上一代的傷痛,我們應該盡一切的努力,避免再次發生。我們可以想像,當林醫師看到,過去他平等救護的同胞如今仍常有磨擦、時有惡言相向,甚至還沒有完全脫離戰爭的陰影,他心中又會是如何的焦慮?
若大家都能懷著這樣的共同情感與認知,就應珍惜好不容易達致的「九二共識」,不要讓兩岸一甲子以來最好的關係遭到破壞,而在這個和好的基礎上,領導人也應擁有不懼民粹的勇氣,進一步的促成兩岸簽署和平協議。
我覺得,這才是紀念林可勝醫師最好的方式。(作者為志工、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前會長)(中國時報)

校正編輯:林宜靜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02000368-2601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