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名家 蔡逸儒專欄-中美聯手反獨 民進黨如何自處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進行國是訪問,這對中美雙方都是一件大事,事前雙方高層官員還曾公開喊話,先行表達己方立場和堅持,而習近平主席與歐巴馬總統的會談更是眾人關切焦點,台灣擔心利益受損尤其密切注意。如今習歐會已告結束,並未出現驚人結果,看來大家似乎都可以鬆口氣,安心去過中秋佳節了。
這次習歐會中觸及了許多不同的議題,其中包括雙方同意成立專案小組,追查網路駭客,美國支持把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在東海與南海問題、北韓問題、市場改革,以及氣候變遷等問題上彼此也表明了態度,至於人權及所謂的台灣問題,雙方出於立場考量都必須有所堅持,但雙方都無任何讓步的跡象,過場的成分較大。
美國對華政策已由早期的全面圍堵對抗轉變為持續對話溝通,再從圍和進一步到廣泛的接觸交往,鼓勵一個溫和、理性、改革、開放、具有安全感、融入國際社會、接受國際行為準則的中國,也就是希望透過和平演變的方式來改變中國。這次歐巴馬再度表示,美國歡迎和平、穩定、繁榮、崛起的中國,希望中國成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成員國,其所反映的就是這種一貫的政策。美國立場相當明確。
同樣的,22日,習近平主席在西雅圖也再度重申,中美兩國一旦陷入對抗和衝突,將引發全球的災難,兩千年前中國就體認到,「國雖大,好戰必亡」的道理,強調「無論發展到哪一個地步,中國永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展」。習近平的談話充分反映出中國人文化上主張以和為貴,重視和諧平衡,不喜歡公開與人衝突,沒有擴張領土野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特質。中國態度也始終如一。
此外,習近平還重提,太平洋夠大容得下中美發展,北京歡迎美國加入亞投行及一帶一路,這些都展現出中國大陸的善意與誠意,中國顯然無意挑戰美國,無意把美國勢力趕出亞洲,因為這既與事實不合,北京也無這樣的實力,更與中國的國家利益不相吻合。中國大陸仍然需要維持一個穩定的國際、國內環境從事發展,厚植國力。簡單的說,中美雙方的基本戰略都沒有改變。
值得一提的是,習近平曾感性地提到了他心中的兩個夢,其中之一就是要讓中國人民吃飽穿暖,不再受苦,而這就是他的人民夢,也就是中國夢。雖然有人批評習近平主政下對內對外的某些強勢作為,指責中國富國強兵是想要改變既有的遊戲規則,但如果將心比心,只要把人民福祉放在心中,堅持永不稱霸,絕不當頭的立場,中國理所當然有權尋回歷史的光榮,這樣的中國夢又何錯之有?
當前中美關係錯綜複雜,利害交織,不要說任何一方都承擔不起對抗衝突的結果,連長期的緊張倒退都不符合彼此利益,所以儘管有些學者、官員放言高論,狠話說盡,彼此都有一些鷹派的觀點和主張,但現實的政治、經濟利益都讓雙方必須妥協,透過溝通來管理矛盾,降低摩擦,否則將會是雙輸、多輸的結果。當前中美雙方在許多議題上的爭執顯然只有靠管理及避險的措施來加以緩解。
8月31日美國《時代》雜誌亞洲版的一篇專文提到,未來的美國總統僅有有限的能力影響中國的行為,但華府的因應手段將會決定中國十年(China Decade)會是一個健康的競爭關係或是成為真正的危險。一個強大的中國可能看來危險,是個挑戰,但一個衰弱而不穩的中國才是真正的威脅和災難。而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奈伊有謂,只有中國才能圍堵自己,如果美國把中國當成敵人,美國就是在給自己製造一個可怕的敵人,而且這個預言還有自我實現的可能。
最後,在這次會談中,美方提到三個公報、一中政策和台灣關係法,雙方重申反對,或至少是不支持台獨、疆獨與藏獨。從過去到現在甚至直到未來,大國外交將制約台灣的選項,這些都是台灣主觀上無法改變,客觀上必須面對的現實。在中美聯手反獨,時間站在大陸的一方,當台灣缺乏實力、需要仰賴中美雙方的善意時,但在兩岸又缺乏互信的情況下,想要維持模糊的現狀幾乎已成不可能的任務,自認執政有望的民進黨此時可要好好想想,台灣究竟應該如何自處,而繼續抗中、反中、仇中是否是台灣最好的選擇?(作者為文化大學中山與大陸所教授)(中國時報)

校正編輯:許凱婷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28000265-2601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