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伃軒/台北報導〕甲午戰爭今年屆滿一百二十週年,前總統李登輝昨表示,台灣人要回顧歷史,也要關心此時台灣的處境,若哪一天面臨重大變局時,我們要採取何種應對措施;所以要增強對自身歷史認知,建立有台灣主體性的歷史意義,提出自己的主體史觀,有自知與自信才能不畏強權,成為實踐自我的新台灣人。
李登輝基金會舉辦「甲午戰爭、馬關條約與台灣變局研討會」昨閉幕,李登輝致詞說,由於生長在日本統治時代,曾到殖民本國接受教育,所以對這次研討會主題有更深刻的體會;此外,他也特別哀悼已故的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張無法出席研討會是「最大的遺憾」。
李登輝指出,甲午戰爭導致台灣、澎湖割讓給日本,但一九四五年對日戰爭結束後,台灣又被一個長期戰亂、社會落伍又無法治秩序的「生份的祖國」接收,沒有經過住民的同意以及正常國際關係的處理,同年以「光復」名義將台灣納入國土,台灣人被「恢復國籍」,台灣歷史又淪入另一階段的發展。
他進一步表示,反觀同樣經歷日本殖民統治的韓國,戰後成功擺脫被殖民的命運,真正光復成為獨立國家,而台灣卻一直受外來政權體制統治,這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薛化元:中華民國之名 無法主權獨立
與會的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薛化元說,以「中華民國」之名邁向主權獨立國家是不可行的,這也是為什麼前「自由中國」雜誌創辦人雷震提出將國號改成「中華台灣民主國」,這才能真正切斷中國吞併台灣的企圖。
出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