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

法國變天 台灣看到了什麼?

•中國時報 【李桐豪、胡祖慶】 2012-05-09 01:15
 如同選舉之前政治觀察家的預期,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在第二輪投票當中,以百分之五十二的得票率,擊敗擁有現任優勢的薩科奇,成為二十年來,法國第一位社會黨籍的左派總統,而薩科奇也難堪的成為二十年來,法國第一位無法連任的現任總統。隨著選戰落幕,法國的選舉經驗,有兩點值得台灣朝野借鏡。
 第一,整合相同理念選民基礎是贏得勝選的保險方法。操作棄保,不再是勝選的萬靈丹,主政者當時時體察民意,切莫讓政黨利益凌駕於民意之上。在這方面,主政者允宜有不以人廢言和「能合作就合作」的心胸,避免如同薩科奇那樣陷入四面楚歌困境。法國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前夕,在第一輪投票遭到淘汰的八位候選人當中,沒有一位支持薩科奇。除了表態支持奧朗德之外,他們要不就要求支持者投廢票,要不就保持沉默,讓迷信棄保效用,並且訴諸兩害相權取其輕的薩科奇選情始終欲振乏力。影響所及,素來鬥志高昂的他也出現失敗主義心態。而在那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候選人當中,又以貝魯和瑪琳雷朋動見觀瞻,成為壓垮薩科奇選情的最後一根稻草。
 以貝魯來說,出身民主同盟的他,在一九九○年代曾經多次和薩科奇所屬的戴高樂派合作,並且出任教育部長。二○○二年以後,貝魯和戴高樂派改組而來的人民運動同盟漸行漸遠,終於在這次選舉重創薩科奇選情。他表示自己會投給奧朗德,但不要求支持者也這麼做,這項參考答案對於薩科奇選情無異雪上加霜。在瑪琳雷朋方面,薩科奇的最後努力同樣歸於失敗。薩科奇一系列對於外來移民不友善的言論只惹來選民反感和訕笑,無助於取得瑪琳雷朋及她所領導的民族陣線支持,瑪琳雷朋的結論是籲請支持者投下廢票。
 第二,在全球經濟危機陰影籠罩下,社會主義成為選民迫不得已的選擇。除了法國外,德國和英國地方選舉,以及希臘國會選舉也反映出這項現實。奧朗德主張擴大政府支出,刺激經濟成長,和歐盟維持金融紀律的現行政策頗多扞格之處,因而引起法國中上階層及其他歐盟會員國疑慮。然而,因為法國選民普遍對於現狀感到失望,所以在姑且一試的心理驅使之下票投奧朗德。睽諸實際,短期內法國經濟可能因為奧朗德當選而持續下滑,類似場景未來也有可能在台灣出現。
 我國自總統直選以來,卸任總統境遇比之薩科奇大抵在伯仲之間,更不用說有什麼歷史地位。主政者允宜以此為戒,重視政黨合作、廣納各界意見以及扶持社會弱勢,才是總統追求歷史地位的不二法門。(作者李桐豪為親民黨立委、胡祖慶為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參考資料: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2050900513.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