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林和生/高雄報導】2012-05-13 01:18
老家住在南投龜仔頭村落、結婚對象來自桃園龜山,研究烏龜已廿年的屏科大教授陳添喜,正積極蒐集台灣食蛇龜逐年減少資料,希望爭取成為華盛頓公約附錄一的物種,避免國際交易。從小便與「龜」結下不解之緣的他自嘲說,這是條不歸路。
小時住家附近便有為數不少的食蛇龜,是他的兒時玩伴,在就讀海大海洋生物所時,也刻意選擇沒人做過的台灣海龜做為論文題目,一作做出興趣,博士論文轉向研究淡水龜。
經多年觀察發現,如果沒有外來獵捕壓力,台灣野生龜的族群,在整個亞洲來說是相對穩定的。他自豪地說,也因為如此,台灣在國際發表關於烏龜的學術論文,總能占有一席之地,許多外國學者、遊客更特地來台進行田野調查及遊覽。
但近來野生族群在市場的炒作下迅速減少,存蓄好幾代的生態也一夕之間遭到瓦解,許多生態專家都直呼可惜!並認為,從烏龜身上帶來的財富,不一定要透過交易才能取得,或許藉由生態導覽、藝術品創作,能轉向發展文化及觀光財。
曾向相關單位反映走私烏龜嚴重性,卻始終得不到正面回應,陳添喜改從國際發聲,近幾年自掏腰包積極參與國際會議,並將蒐集的資料發表在期刊上,讓食蛇龜現況,有更多人瞭解,以利爭取進入華盛頓公約附錄一的物種。他開心地透露,明年可望會有好消息。
談起這「兒時玩伴」,他回憶說,十多年前,村莊來了一位獵人帶著一隻捕龜神犬,無論烏龜藏匿的地方多隱密,還是會被狗找到,就這樣一隻狗、一個人,幾乎將整個中部的食蛇龜一網打盡。
後來獵人老死,烏龜才又慢慢出現,如今再次遇上這一波捕龜熱,如果沒人阻止,多年前憾事可能重演,且恐將是更激烈、更難以挽回浩劫。
參考資料: 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11050301/112012051300149.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