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四川自貢 舔舔千年鹽

2011-05-19
旺報
文/記者陳汶彬




        日本海嘯引發核輻射外洩,讓鹽的身價大漲,四川自貢的「燊海井」不管是否會因此再度翻紅,它的鹽文化還是頗為精彩。


     四川省自貢市從2千年前就開始產鹽,因此有了「千年鹽都」的稱號,1835年即「自創工法」以人力沖擊式頓鑽的方式鑽鑿深達1千餘公尺深的「燊海井」以製鹽,不僅成為全球唯一人力開鑿超過千米的深井,也被認為是中國繼指南針後的第5大發明,它同時被譽為「世界石油鑽井之父」。

     鹽場門檻高 內中意涵多
     走進鹽場,當年以杉木、繩索綑綁連結而成,置於井口用於採擷鹵製鹽的巨大支架「天車」,至今依然屹立160年前所挖掘的井口上,看著工作了百餘年仍緊守崗位的天車和燊海井,不禁感概它的風采依舊在,但鹽的身價卻已一落千丈,不可同日而語。

     說起當年鹽場的風光,只能以「門檻高」一言以喻之,當地人說:「鹽場的門檻高,隱含有3種說法。」

     一、以風水之說論,門檻高表示「穩財」,財才守的住,不會外流。二、滷鹽溫度高,男工都打赤膊,僅在腰際繫一布兜圍住,為免婦女不察闖入,於是將門檻築高,讓裹小腳的婦女跨不過去。三、鹽場工資高,所以遴選工人嚴格,非身強力壯者不用,當年家中如有一人在鹽場上班,工資即可養活一家人,故曰門檻高;哪像現在,受進口廉價鹽的競爭,鹽價便宜,鹽工收入已大幅銳減,無法養家活口。

     不過「燊海井」還是以古法鹵製海鹽,日產食鹽600至800公斤,講解員帶我到製鹽廠房,只見鹽工著短褲、短衫,汗流浹背地在煙霧升騰的各大鹽鍋間穿梭,不時以長桿翻攪鍋水,與我在台南七股鹽場所見曬鹽法風情迥異,但卻都同樣具有文化底蘊和況味。

     燊海井滷鹽 原始好滋味
     燊海井保留原始的製鹽文物,不遠處的「鹽業歷史博物館」卻是展出中國海鹽、湖鹽和井鹽的分布說明,及歷代與鹽有關的文物,並有頓鑽鑿井模型供遊客實際操作,我本以為模型僅止於觀賞,沒想到手起刀落,井下的碎石應聲被打撈起來,讓我對那些簡易卻具如此功效的工具,忍不住多看了兩眼。

     記得台灣有一家餐廳打出「以侏羅紀年代的千年無汙染海鹽料理佳餚」做為口號,聽說菜價因此調漲兩成,而且生意不惡,它的鹽就是來自燊海井;所以來到燊海井,不要忘了到販賣部,買1包240克賣1.2元人民幣的食用鹽,及每包500克賣2元人民幣的泡菜鹽巴,好好享受一下千年海鹽的風味。

參考資料:旺報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1051801/112011051900075.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