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評論-優質辦學、招外籍生 危機變轉機

  2011/05/25
  旺報
【記者簡立欣/專題報導】




        大陸大學自1999年擴招以來,2009年起開始碰到適齡考生人數減少、大學學歷氾濫導致考生主動棄考等問題,部分後段班大學、民辦(私立)大學面臨招生困難甚至生存危機,已經到了必須提升品質和內涵的時候。

     北京私校 只招到1/3學生
     
        對此,民辦大學特別不安。北京經貿職業學院招生辦主任李武坦承,近幾年的招生形勢確實愈來愈嚴峻,「去年我們在北京預定招生400人,實際錄取210人,而真正報到的僅170人。」
     
        2008年以來,全大陸考生人數持續減少,錄取率又不斷攀升,考生的選擇愈來愈多,李武說:「對我們這樣的民辦專科院校,情況不容樂觀。」

     2010年,北京市很多民辦技職校院都沒完成招生計畫,部分學校只招到1/3學生;根據報導,2009年北京97所民辦院校中,只有40所學生人數超過1000人。

     學生都去哪裡了?原因很複雜。部分學生認為考不上好大學不如不讀,家境好的出國留學,家境不好的乾脆棄考、棄學。目前大陸大學學費逐年攀升,即使讀公立,學費較低,每年也要5000元人民幣,而2010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才5919元。用一些農民家長的話說,「不上學,將來窮;上大學,馬上窮。」
     後段班淘汰 前段班搶人
     考生人數不足、錄取率上升導致招生素質下降,進而影響大學教育品質及畢業生就業水準,又影響到下一輪招生,陷入惡性循環。

     考生人數不足,不會讓全部大學帶來存亡危機,而只是部分大學有威脅。「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學校,自身實力本來就不夠強大,不能及時轉型,就會被淘汰,」中國人民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段成榮說:「重點大學短時間內不會受影響,也不會面臨生存壓力,但會搶優秀考生。目前高等院校的當務之急,是提高自身培養人才的能力和品質。」

     至於面臨威脅的學校應該怎麼做?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楊東平認為,學校要形成核心競爭力,靠優勢專業吸引學生。因此,對高等教育而言,考生人數減少是危機也是契機。
     教育專家、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熊丙奇指出,要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使之有能力及時調整以符合社會需求。

     加強招外籍生 日韓解套
     長期關注教育公平的熊丙奇認為,大考考生人數減少,反而是推進教育公平的良機。「考生減少,大城市理應順勢減少招收本地學生,增加招收中西部和不發達地區學生,以縮小各地招生差距,促進大考公平。」

     熊丙奇說,既得利益者勢必會反對改革,但教育教育部門必須克服既得利益者的阻力及自身的局限,以免貽誤時機、加重教育危機。

     楊東平則認為,此時是推進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大好時機。「日本、韓國都經歷過高度擴招時代,前期千方百計擴大辦學規模,後期卻碰到學生人口減少,大學招不滿學生,它們的策略是大量吸引留學生。」楊東平指出,大陸雖然也提出了國際化發展的目標,但目的是培養與國際接軌的人才,卻沒有建立起適應國際交流的平台。
參考資料:旺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50507126/112011052500460.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