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

社論-啟動幸福政策 讓媽媽們天天開心

今天是母親節,各地餐廳爆滿,商機滾滾,百貨零售業者也紛紛推出各式各樣促銷活動,以增進買氣。


     有吃又有買!看來母親節真是個歡樂的日子。事實上,母親節不只是向終年辛苦的母親表達謝意的節日,也是個讓忙碌、四散的家人相聚在一起,互相聯絡情感的好機會。有句話說:「媽媽在哪裡,家就在那裡。」媽媽就像人倫間的衛星定位系統,找到了媽媽,就讓家人找到了彼此。在變動的人生裡、在不同的地方辛苦奮鬥的子女們,只要想到了媽媽,心就安定了下來。


     媽媽是讓家人、子女安定的錨,是一家人幸福的來源和依靠,但媽媽,妳幸福嗎?由英國志願組織救助兒童會(Save the Children)連續進行的國際「母親幸福指數(Mothers’Index)顯示,所謂的「媽媽天堂」幾乎是以衛生安全進步且社會福利完善的北歐國家為主。全球十大幸福媽媽依序來自:挪威、澳洲、冰島、瑞典、丹麥、紐西蘭、芬蘭、比利時、荷蘭和法國。這些國家的母親之所以會有比較高的幸福感,良好的社會支援與資源系統,「讓做媽媽比較沒有那麼累」是主因。


     台灣最新的調查顯示,六成五女性認為,職場媽媽辛苦指數高達八十分以上,三五.五%女性更認為,職場媽媽的辛苦指數超過了九十分,簡直是痛苦人生。另一項網路民調則顯示,五成一的台灣媽媽對生活感到不滿意,受調查者平均快樂程度甚至只有五十四分,根本是不及格,六成七的媽媽不想生第二胎。


     其實,台灣女性連想生「第一胎」的人都在減少中,母親節前夕的另一項調查顯示,台灣有近九成的女性不想生小孩,理由是生養孩子的成本太高了,特別是學齡前的托育費用甚至可能比不少女性上班族的薪水還要高。不論母親節多麼溫馨、母愛的光輝又是多麼動人,事實是想做母親的台灣女性愈來愈少,少子化的問題已明顯、嚴重到成為「國安問題」,政府必須數度召開跨部門的會議尋求解決之道。


     媽媽覺得辛苦、女性不敢生,核心問題就是家庭的資源不足。在目前的經濟條件下,許多媽媽都必須上班,否則難以維持家計。有子女的家庭,下班後,無論是爸爸還是媽媽,都還有做不完的家事、再加上養育小孩的責任。而現代人的競爭壓力早從孩童時期就已開始,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拚老命的虎爸、虎媽實在不少,當然,媽媽尤其辛苦,畢竟,不少家庭教養兒女的責任主要還是落在老媽的肩上,難怪有超過六成的女性說,做了媽媽之後,沒有自己的時間、沒有自己的人生,很不快樂。


     每個人都有實現自我的期許與願望,很難要求誰要為某種身分或者責任犧牲自己的生命計畫。特別是在這個多元的社會裡,選擇的機會很多,更難用傳統「想當然爾」的價值觀為女性設想未來;如果讓女性願意成為母親的誘因與吸引力愈來愈少、愈來愈微弱,那麼整個社會也就必須承受愈來愈多女性不想也不願承擔母親這個角色的結果,這是一個社會的集體的問題。要不要成為母親,在抽象的層次上,或許和女性的自我定位以及生命價值的體認有關,但在具體的層次上,一個家庭是不是要生養小孩、一位女性要不要成為一個母親,也和一個家庭、一個女性做出這種選擇的「機會成本」有關。國家固然很難去鼓吹某種價值或者生命型態的選擇,但總可以用政策去引導、去促成某種系統的建立與實現。


     也就是說,如果政府真的那麼在乎台灣少子化、人力資源與人口結構變化的問題,就應該直接提出有效的政策,實際幫助那些不敢不願不能生的家庭,給他們更多安心生養小孩的資源,讓女性有意願也有機會成為快樂的媽媽,這會讓台灣有更多幸福美好的家庭,也讓社會朝著穩健、穩妥的方向發展。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112011050800120.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