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1年5月27日 星期五

韓良露:基改食品美味的代價

近日即將在台北CNEX影展放映的紀錄片「美味的代價」,是一部探討美國基因改造食品的內幕影片。基改食品早已經成為美國食品企業界的龍頭老大,但許多消費者卻根本不知道基改食品的真相,西方有句諺語:You are what you eat,如果民眾根本不知道自己吃進了什麼,恐怕就會對自己會變成什麼都無法知道了。

   前不久國內也有新聞報導,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開始考慮同意基因改造鮭魚販售,基改鮭魚是在大西洋鮭魚中植入賀爾蒙基因,讓鮭魚縮短成長的時間。

  但此項實驗,引起美國環境與安全團體的強烈反對,因為基改鮭魚不僅造成食用安全顧慮,還可能危害野生鮭魚的基因。

  在紀錄片中,揭示了美國食品環保人士向農業部請願,請企業在食品上標示是否為基改食品卻遭拒絕,為什麼?因為標明了就可能有人會拒買,基改食品牽涉到巨大的利益團體,在利益團體的施壓與關說下,知的權利就遭犧牲了。

  基改食品從一九九六年時,就已經悄悄地進入了美國大眾食品消費市場,如今已有兩成五的美國玉米,四成五的美國黃豆(百分之八十的食用油來自這些黃豆),一半的棉花及芥子油是基因改造的農作物,還有更多的牛奶、牛肉、雞肉都在成長過程中,使用基因改造的賀爾蒙刺激生長。

  基因改造動植物的危險,在於有可能傳播具有對抗抗生素的人工基因,讓動植物產生新的過敏原和毒素,並造成除草劑等用量的倍數增加,並因人工基因的傳佈,影響到動植物自然生態的平衡。

  在紀錄片中,看到美國基改食品大企業Monsanto,在販賣由其生產的基改種籽的同時,還大肆控告不肯使用Monsanto種籽,卻遭其人工基因汙染的使用祖傳基因的農家侵權,每每造成這些小農的生計困頓。而這種基改種籽的野蠻傳佈,毀掉了人類上萬年來人工揀選育種的傳統,但奇怪的是,Monsanto會為自己的人工基因序列申請專利,卻是最強烈反對消費市場為基改食品訂定標籤。

  一般消費者可能不知道食品市場上,有多少和基改食品有關,因為基改食品下手的對象,都是大宗農作物,黃豆、玉米、菜籽是最主要的三項基改食品。美國生產的基改食品中,有九成九來自這三項,這三項作物的衍生食品與相關食品更是包羅萬象,例如黃豆做成的豆腐、豆餅、玉米做成的玉米糖漿、玉米糊、玉米片,以及用基改玉米飼養的牛隻等等。

  在片中,看到美國牛隻食用基改玉米而不吃牧草,也造成牛隻的胃部病菌孳生的問題,本來恢復吃草即可解決,但為了讓牛繼續吃玉米,改以施打抗生素;同樣的道理,大量種植基改玉米、黃豆、菜籽的農田,因人工基因不畏除草劑,而可以大量施放除草劑,造成對人類、自然、土地的汙染。

  今年九月中,奧地利政府才公佈了,基改玉米造成白老鼠繁殖能力的下降,美國化學學會也發表論文,證實基改玉米對白老鼠免疫系統的威脅,消費者是否要接受基改食品,在做出選擇之前,至少先要有知的權利,政府有關部門也應負起告知的責任。(作者為南村落總監、生活美食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