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1年3月25日 星期五

象鼻猴尾捲魚片… @各國大解讀

  全球伊媚兒用戶要使用的符號@,經各世界人民的創意翻譯,變得多姿多彩。瑞典人認為它是象鼻,荷蘭人把它看成猴子的睪丸,韓國人叫它是蛇,台灣則親暱地叫它小老鼠。
     
  在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語言學、英語文及語音學的助理教授史嘉琳對@的各國稱謂極感興趣,於是向全球語言學同儕請教,發現各國人民各自找尋其文化中突出的圖像來類比。
     
  瑞典人替@取的綽號最多,有象鼻、象耳朵、猴尾、貓足、貓尾、傳統肉桂麵包及椒鹽餅乾。瑞典語言委員會給它「官方」名稱「長了象鼻的a字母」。
     
  以色列人眼中,@像水果餡餅;捷克人認為是捲起來的醃鯡魚片;俄國人說是狗狗;挪威人說是a字母翹起尾巴。
     
  史嘉琳表示,塞爾維亞給@的稱謂其中之一是猴子,顯然是借用自土耳其語,接著發揮創意,說@是猴尾及猴子般的a字母,另一種說法是「懶惰的a」。阿拉伯人把@說成耳朵;希臘人則說小鴨子,匈牙利人看待它是小蟲。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1051801+112010111800063,00.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