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1年2月12日 星期六

寶島行 給首善上了一課


2011-01-29 中國時報 【林克倫/特稿】

     大陸首善陳光標來台「高調行善」引發爭議,但陳光標幾天來的調整及學習,轉變不可謂不大。事實上,兩岸六十年隔絕造成的文化差異,需要彼此更多的包容與學習,才能避免衝突爭議。

     陳光標原本「大陸模式」的高調行善作風,在前日新竹縣感恩之旅時,為顧及受贈者尊嚴而改成由縣府工作人員代為在現場發放;昨日台北市的捐助活動,又再次調整成將現金捐給民間組織,讓民間慈善團體統籌。

     最引人貲議、經媒體大幅報導的「攔路討紅包」現象,因輿論觀感不佳也宣布取消;隨團攝影師惹出的小摩擦,陳光標則將他們直接「遞解出境」。輿論聲音,他看到聽到了,也在順應台灣民意,陳光標確實在「學習」。

     台灣民眾很難理解陳為何要「高調」,答案是兩岸體制差異。在大陸一黨專政的黨國體制下,生意人、企業家不能只做好「本業本分」,還需有額外對政治、對黨的效忠,此為陳光標與大陸企業出錢出力支援川震等天災之因,無非累積政治資本、求張護身符;當然,其「高調」也部分源自大陸慈善體系尚不健全。

     陳光標的高調在當下台灣社會盡顯突兀,但台灣民眾也是花了漫長時間,才能走出威權、學習民主生活,並且從「被要求慈善」到學習自主行善。

     大陸學者唐昊在評論陳光標台灣行時認為,「陳氏慈善」在台灣受阻,是因為陳表達的只是「富而樂施」的第一階段,但台灣的慈善意義已經更進一步,把慈善視為出於自願的相互幫助,強調對受贈者的尊重,也是慈善者本身的義務。

     如今,陳光標正在學習調整適應台灣民情,身為「過來人」的台灣民眾,或許也應以更寬容心態來看待陳光標。雖民情不同、作風有異,但最重要者,台灣民眾與陳光標均認同:慈善是人權、亦是普世價值。

資料來源: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7948/112011012900212.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