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2日 星期六
名家-均化收入分配 推動經濟發展
2011-01-28旺報【梅新育】 中國眾多商品產能已占世界70-80%乃至更高,繼續依賴投資和出口高增 長拉動經濟增長的路子難以為繼,擴大消費問題日益突出。從消費環節和需求領域來看,收入分配的平等、公正對後發國家經濟起飛,及其可持續發展的作用更為顯 著。平等的收入分配格局在任何國家都有利於擴大有效需求總量,在發展中國家更有利於將有效需求集中於國內產業部門,使消費需求發揮拉動國內產業部門發展的 作用。
收入均化有助於消費
平等的收入分配格局之所以有利於擴大有效需求總量,是因為高收入群體邊際消費傾向較低,而中低收入群體邊際消費傾向較高。用通俗語言描 述,正是薄熙來在2010年末重慶市經濟工作會議上所說的現象,「富人有錢,但日常消費有限,只能把錢存在銀行裡,花不出去,而窮人想消費卻沒錢。」
巴西經濟學家賽爾索.福塔多較早從需求結構角度,詳細論述了收入分配不平等損害發展中國家經濟前景的命題。30多年過去了,上述論述基本 仍可成立。一個收入分配高度失衡的發展中國家,即使有幸跌跌撞撞進入經濟發展第二階段,掌握了絕大部分購買力的高收入階層也必然更傾向於來自發達國家的時 尚、高檔、優質消費品,而不是本國不那麼時尚、屬於中低檔、品質也相形見絀的商品。中國掌握著話語權力和財富的群體,在維護自己私囊充實和生活品質之餘, 是否該多少考慮一下自己對國家和社會也要承擔相稱的責任呢?
在這樣一個國家,即使國內廠商有能力生產同類商品,也由於國內收入分配嚴重失衡、市場太小而無法取得規模效益,在開放市場的競爭中難以立 足。而假如沒有國內市場的有力支持,一個發展中國家就無法實現趕超,只能跟在發達國家背後亦步亦趨,撿拾一點夕陽產業轉移的殘羹冷炙,形成「欠發達」的惡 性循環。
國內市場規模的強化
相反,一個後發國家如能實現相對平均的收入分配格局,其購買力將更多地集中投向國內產品,而非昂貴的進口品。這樣,一個國家收入分配較為平均,這既進一步強化了國內市場的規模優勢,使內資企業的優勢更為突出。
戰後日本社會收入分配平均程度,長期為西方主要國家之最;也正是這種較為平均的收入分配格局,令日本以內資企業主導,迅速完成了大件消費 品的普及。1980年代,中國新銳思想家們爭先恐後對「平均主義」大興問罪之師,殊不知正是這種「平均主義」在新中國前期為國內製造業提供了足夠的消費市 場,國內工業基礎從而得以建立。
到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中國市場家電消費熱潮興起,同樣正是憑藉上述機制和當時的貿易壁壘,幾乎白手起家的中國家電行業迅速成長 為可與西方同行同台競技的巨頭。時至今日,中國已經是產量、出口量遙遙領先的全世界第一家電大國。倪潤峰、張瑞敏、李東生諸人得以成就事業,他們個人的才 智和努力自然不可否認,但倘若沒有新中國前期留下的工業基礎和收入平均分配,他們絕無可能以民族企業家身分成就這般事業。
(作者為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