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1年2月23日 星期三

平路:麥可與張愛玲

【聯合報╱平路】
   
2011.02.13 03:02 am


前一陣新問世的CD「Michael」,是流行樂界天王麥可傑克遜過世後第一張新專輯。

人們理解麥可傑克遜的工作習慣,細節很挑剔、全局求掌握,對流行音樂有興趣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新專輯問世後,有人批評,生前在答錄機裡不成曲調的哼哼,難道也可以經過後製,包裝成為新作?有人甚至懷疑,裡面究竟是不是麥可本人的聲音?

如果麥可活著,他會讓其中的一些歌曲,以這樣的面貌出現?

同樣的疑問存在於張愛玲新出土的作品。



張愛玲過世後,未經她本人授權的作品近兩年相繼問世。「小團圓」之後,二○一○年的「雷峰塔」與「易經」,都是自傳體小說。內容對照於張愛玲的人生,大抵是無誤的。譬如她跟胡蘭成間的關係,在「小團圓」書中,就是一份沒有太多浪漫、也沒有多少歡愉的愛情。

這幾本小說裡,張愛玲那些關係錯亂的家族成員,包括媽媽、姑姑與弟弟,都一一對號入座,然而,那畢竟屬於史家索隱的興趣,對一般讀者,寫得露骨,就有些索然!John Vance Cheney詩中說的,眼裡的淚珠其實是靈魂的彩虹(The soul would have no rainbow had the eye no tears.)而自傳體小說中作者身世還是赤裸裸的傷痛,還沒有昇華成為彩虹,還不是,可以讓人反覆吟誦與一再回味的藝術品。

不是作者的本意,也不符讀者的期待,卻呈現在世人眼前。

就好像歌迷對麥可傑克遜的情鍾,喜歡的只是他純淨的聲音,至於他生活中的幽暗面,包括為什麼他睡床邊環繞著一群孩子?是不是因為麥克自己沒有完整童年的緣故?涉及的已經是心理分析(或者心理小說)的範疇。

重點在於,張愛玲若可以作主,她不會讓作品以泥沙俱下的面目問世。寫的時候若用英文,一旦要換成中文稿,她必然會有譯筆與內容的諸多考量。想想看,如果知道沒經她本人授權或詳校的作品在死後接連出版,她將多麼震驚,恰似她晚年病態的神經質,蚤子一樣甩不掉了,這些作品將列在她的集子裡:並列在她每個字都像毛線一樣織了又拆、拆了又織的作品旁邊。

麥可傑克遜也一樣,「Michael」每首歌,都還可以繼續錘鍊,那未經琢磨的瑕疵,不會逃過他的法眼。

對每位認真的創作者皆然,想來是一場惡夢。早知如此,倒不如自己先下手毀個乾淨。



那該怎麼做?創作者生前都應該像黛玉焚詩稿般樣,把未完成的作品一把火燒了?

其中一定又產生遺憾,如果燒得太乾淨,例子像卡夫卡,他最傑出的作品就沒有機會呈現在讀者眼前。

犬儒地看,巨星過世後有新產品問世,對渴求的讀者倒有一個收穫,因之得以知曉天才的成就多由辛勤而來,就好像看過麥可傑克遜死後流傳開的排練錄影,人們才悟到巨星是一分天賦九分努力,歷經怎麼樣的細心琢磨?成品竟然脫胎換骨,與當時的粗胚有極大的差異。

想想看,還是很感謝,早逝的巨星家人知所節制,讓句點及時畫下,一切成為絕響。想想看,我們從不期待鄧麗君或者梅艷芳或者張國榮又出土了新(其實是新包裝)專輯吧,聽不厭的,還是昔日的幾片金曲。

(作者為作家)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6148887.s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