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

倫敦傳真-國民快樂指數 如何衡量?

2011-01-30中國時報【江靜玲】

     農曆新年將至,新年快樂是我們最常說、最常聽到的祝福語,但快樂是什麼?

     兩年前,被英國人嘲弄為「神經兮兮小領袖」的法國總統薩科奇,宣布把國民的快樂指數與國內生產毛額,並列為法國國家經濟成長指標。薩科奇 並聘請了兩位諾貝爾經濟學家,美國的史丁格利特茲(Joseph Stiglitz)和印度的沈恩( Amartya Sen)負責領導研究如何評估這項新國民快樂指數。

     當時,英國輿論對薩科奇和法國政府的此一新政策,多抱持質疑和觀望的立場。孰料,兩年後,在英國新首相卡麥隆領導下,執政的英國聯合政 府,也正式宣布將就國民的快樂進行衡量。今年開始,英國國家統計局已把英國國民的一般幸福(GWB)與國內生產毛額(GDP)同列為正式官方統計數據。

     不難想像,這個變化,在英國社會引發的爭議與辯論。首先,快樂該如何統計?怎麼數據化呢?其次,政策是否可以成為達成國民快樂的手段呢?英國在卡麥隆政府執政下,真的可以成為一個更快樂的國度嗎?

     上周一,一月廿四日,是英國所謂的「藍色星期一」。這一天,普遍被認為是英國二一一年最不快樂的一天。耶誕節好像已經是很遙遠以前的 事;觀看跨年煙火時,立下的新年革新計劃,好像也已經不了了之。去年耶誕節前後的消費帳單,偏偏卻在這個節骨眼上,陸續上門。英國政府在此刻,展開衡量國 民快樂指標,實在是那壺不開提那壺。

     不可否認,GDP不能完全反應一個國家和社會的發展,但GWB該怎麼衡量?經濟學計量快樂指標通常有三個基本共識,維持較富裕的生活、建立有自尊且尊重他人的生活,以及擁有選擇的自由。

     法國政府和英國政府衡量個人福祉和快樂的要素,則包括了工作與生活平衡度、交通堵塞程度、情緒(花費多少時間感受悲傷與快樂)、家庭日常 瑣事(是否有足夠時間照顧孩子、打掃和DIY)、資源回收、滿足感(生活中有的是短暫的滿意或長期的滿足)、安全感、性別平等、納稅(納稅人是否覺得把錢 繳納給政府是值得的)、人際關係(是否有時間與親友經常聚會)等。

     關於快樂,在英法政府倡議衡量國民快樂指數前,已把「快樂安康」列入必修學科的英國威靈頓學院(Wellington College)校長塞爾頓(Anthony Seldon)強調,他想要建立的是一個自尊尊人、自愛愛人、自助助人,自信快樂的人生觀念。

     從古希臘到不同宗教教義和社會文化,對快樂都有不同定義。美國獨立宣言更保證「生命、自由和追求快樂」。根據法國哲學家布魯克納 (Pascal Bruckner),六年代以後,追求快樂成了個人自由的重要元素,快樂幾乎已取代宗教信仰,成為一種新神話。在《永遠的幸福:快樂是職 責》(Perpetual EuphoriaOn the Duty to Be Happy)一書中,布魯克納辯論道,因為要尋找快樂,反而令我們不快樂,指出快樂是生活中的副產品,快樂不是刻意求取或尋找來的。

     定居在英國的瑞士作家狄波頓(Alain de Botton)則引用十九世紀英國哲學家羅斯金(John Ruskin)的話,「生活就是財富」(there is no wealth but life),認為現代人除了向外汲汲營營求取快樂和富裕,或許更應專注在好好生活上。

     關於快樂,哲人作家可以有千百種意見,政府可以制定各式衡量模式,但我最喜歡的是一位八十九歲猶太老先生的意見,「快樂是可以尋找的,但你必須認得它,而且要懂得珍惜。」親愛的讀者們,新年快樂!clchiangr@yahoo.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