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

迷你飲食 為人為己(葉家興)

 

2011 0131日 蘋果日報

  馬英九總統日前在治國週記中,呼籲台灣民眾共同努力甩掉600公噸的肥肉。這則在台灣不起眼的小新聞,在比利時的《標準報》和《晨報》獲大篇幅報導。原來台灣的「減重運動」,呼應了歐盟最近一篇關於歐洲人平均體重的研究報告。

  報告中顯示,歐洲人不斷竄升的平均體重曲線,成了誘發心臟病、糖尿病、癌症、關節炎、哮喘等疾病的根源。歐盟國家中符合標準體重的成年人不及一半,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體重除以身高平方)超過30的肥胖人口急速增長,兒童過重的比例也快速攀升。肥胖問題早已超越吸菸,成為醫療負擔的主要威脅。

  其實比歐洲更胖的國家還在大西洋的另一側,比起法國、義大利等國,美國肥胖人口的比率還要高出一倍以上。過去30年裡,美國肥胖人口增加3倍,也就在這段期間,美國在全球人均壽命排行榜上的名次,從名列前茅的前10名,退到了40名以外。

  肥胖對國家醫療體系造成負擔,對死亡率趨勢有著明顯影響。然而,全球各國還未開始嚴肅正視其對公共衛生的威脅。過去幾十年間,吸菸人口的減少得益 於教育、道德勸說、以及強硬的政府法令。同樣,開車繫上安全帶,騎機車戴安全帽,雖然是保護當事人,但也都不免需要法律貫徹才能奏效。

符合經濟增進健康
  肥胖通常是人們所選擇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引起。馬總統以自身經驗號召減重,衛生署推出「健康一百,台灣動起來」,卻仍只停在道德勸說的層次。沒有經濟誘因,沒有法律行動的配合,說穿了不過是紙上談兵,對降低肥胖風險的實質效果有限。

  最直接的經濟誘因,可以仿效類似壽險業的作法,提高BMI30以上的國民健康保險保費,以反映其風險較高,使用醫療資源較多的事實。這種保險附加費可以鼓勵肥胖者改變飲食習慣,維持定期運動。一旦BMI值降到30以內,才恢復到正常保費。

  此外,肥胖關鍵在於健康飲食。政府應該考慮如同對菸酒課稅一樣,對高熱量的垃圾食品、和以「吃到飽」型態經營的餐廳課以「健康捐」,將該項稅捐收入挹注健保體系。這種稅捐不但提供經濟誘因,減少導致肥胖風險的消費,也符合「使用者付費」的比例原則,換言之,既有經濟效率、又有分配正義。

  剛 開始人們可能會狂罵:什麼?喝杯可樂、吃包洋芋片、到吃到飽餐廳大啖美食也要多付錢,政府會不會管太多?不過,這就像垃圾隨袋徵收一樣,消費者一開始不適 應,久而久之也就視為當然,進而肯定該政策。提供了經濟誘因之後,人們行為的改變很驚人。看看現在台灣垃圾減量的成績,十年間人均垃圾量大減65%,誰能 想像30年之前,台灣各縣市還曾爆發垃圾大戰,趁半夜將一車車垃圾丟到別縣市就地解決的往事?

  在「吃到飽」餐廳裡被激起的動物性飢餓感,會讓人不自覺地過度飲食,覺得少吃一口就是吃虧。這種吃到飽的精神官能症其實是害人害己,因為把胃容量撐大之後,人們會有更難以滿足的飲食需求,最終造成更高機率的肥胖風險與醫療開支,形成社會負擔。

  早年宮崎駿卡通《神隱少女》裡就有很好的隱喻。電影裡不吃不划算的貪婪食客,受魔法控制一樣停不下來狂吃,最後一個個都成了胖得不能動彈的豬。小女孩千尋的父母也是如此,連累到千尋差點送了命來拯救雙親。

  日本很少這種大吃大喝的餐廳,反而是許多強調迷你飲食、袖珍便當,走精緻路線的餐廳。也許是真正富裕,讓人不再需要透過暴飲暴食來尋求滿足。日本是已開發國家中肥胖比例最低的國家,也是全世界最長壽的國家,兩者關連,不言可喻。


經濟人語 葉家興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財務系副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